上周美元再次強勢回歸,對各主要貨幣和貴金屬都有明顯的漲幅。美聯儲下任「班主」誰屬?市場仍是高度關注,上周曾傳言較鷹派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者泰勒成為聯儲局主席大熱人選後,美元明顯扭轉早前弱勢,及後較近耶倫貨幣政策的現任聯儲局理事鮑威爾再度呼聲高漲下,又為美元帶來回吐壓力。
執筆時,日本剛公布在上周日參議院選舉結果,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民黨大獲全勝,這意味着,為要令通脹達成2%的目標,首相安倍晉三相信會繼續秉承其超寬鬆貨幣政策。過去執政五年間,其實行「安培經濟學」政策已令日圓貶值超過20%,而日股也藉此翻了一番。
其實,過往10年間,因超低息的環境下,大量資金到處尋找投資機會,不但全球大部分股市翻了幾番,如英德美股市已屢創新高多時,而且,更令不少資金流入各國樓市中,早前兩度加息的加拿大也是因要令本國樓市降溫而作出連番行動,美國樓市更是高速增長多年。在亞太區樓市方面,無論是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過去這五至六年間,大部分已升值超過二至三倍。其趨勢發展仍在進行中。
1285美元阻力明顯
低息環境確實帶來了很多投資機會,與此同時,也為過熱的投資帶來了不少風險。美國在接近兩年前開始正式加息,相信當時主要是為了「未雨綢繆」,因外圍經濟仍未完全復甦,通脹仍然低迷。但過往一、兩年間,全球復甦速度加快,雖然通脹步伐仍然未能完全跟上,但似乎已開始漸入正軌。美國作為全球經濟龍頭,比其他國家走快一步實屬正常,所以就算歐洲面對英脫歐談判和近期西班牙內部分裂局面的未明朗等因素,估計經濟增長步伐進程仍然持續。
簡單而言,美國升息之勢在未有重大改變,而歐日無論在資產購買計劃延長多久或貨幣寬鬆政策還未有更明確路向前,資金流向雖然不會一面倒流向美國(因美股已進入屢創歷史新高的整固階段),但估計也不會大幅撤離市場,所以仍具一定吸引力。再者,在稅務改革方面,上周五,美參議院通過2018年財年預算案,為特朗普稅改鋪平道路,相信短期間為美元帶來看漲的走勢會持續。
綜合以上看法,金價本周回調壓力會較沉重。1282-1285美元已出現明顯阻力,1265美元是短線再試更低位關鍵,一旦跌破,1245-1250美元會出現夠頑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