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施政報告要有「新思維」\陳志興

時間:2017-10-11 03:15:34來源:大公網

  林鄭的首份施政報告今日出爐,市民對此充滿期待。一如早前坊間所透露的一些信息,報告將推出眾多新舉措,以期從短中期去解決困擾香港已久的各項問題。當然,有新措施新政策固然十分重要,但整個團隊的施政思維也需要「更新」,必須對眼前的問題以及長遠的發展有清醒的認識,尤其要充分理解並貫徹落實習主席視察香港時所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從另一方面而言,反對派應當摒棄「泛政治化」的思維,放下爭拗,否則不僅會浪費香港寶貴時機,更會斷送自己的政治前途。

  第一份施政報告,必定會受到更高的期待,林鄭月娥能否交出令市民滿意的答卷,今日即將揭曉。但從林鄭在競選期間的政綱,以及連日來傳媒所透露出的一些政策框架,市民大抵可以看到林鄭的確有「幹一番事業」的勇氣與信心。當中一些政策,例如重新整合基層醫療、首置盤、利得稅兩級稅制,以及支持科技發展的政策,都是切合了市民所關注,也對未來發展有較多的關注,令人期待。

  而圍繞施政報告的諮詢乃至公布的方式,也看到一些新的做法。例如,提前公開報告的「樣本」、表明只會宣讀報告的重點、增加與傳媒的答問時間等等。這些「小」的變化,可以看到林鄭試圖改變當前局面的一些努力。然而,管治理念需要新的思維,不只是這些形式上的變化,更需要對香港的形勢有清醒認識與準確判斷。要充分理解國家對港大政方針政策,轉變過去的被動思維,積極主動推出政策,讓社會能聚焦發展,融入國家大發展格局,例如協助各界抓緊「一帶一路」、「大灣區」建設機遇等等。

  習主席視察香港時指出,發展是永恆的主題,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當前,發展的任務更應聚焦。少年希望快樂成長,青年希望施展才能,壯年希望事業有成,長者希望安度晚年,這都需要通過發展來實現。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有着許多有利發展條件和獨特競爭優勢。特別是這些年國家的持續快速發展為香港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不竭動力、廣闊空間。大家一定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設、謀發展上來。習主席的這番話,應當成為特區政府施政的指導性思想。

  林鄭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光有好的政策、新的思維是不夠的,還需要整個社會的配合。反對派要摒棄「泛政治化」的思維,改變過去「事事必反」的心態,以務實理性的態度去就一些民生社會發展事務作出建設性討論。他們需要知道,民心思治,民意希望抓緊機遇,再「為反而反」只會斷送他們的政治前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