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儲備九月增至31085.1億美元,環比增169.83億美元,為2014年6月以來首次錄得「八連漲」。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內地外匯市場供求趨於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總值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促進外儲規模回升。分析相信,市場結匯意願上升利好資本流入,但也注意到近期美元匯率上漲對外儲估值有負面影響,本季外儲或承壓,只是不會出現明顯下調。\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外匯局昨表示,九月末外儲規模較今年初上升980億美元,升幅3.3%,去年同期則下降1640億美元。外匯局並稱,九月內地跨境資金流動和境內外主體交易行為進一步趨於穩定與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主要匯率和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外儲投資總體升值,並推動外儲規模上升。
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坦言,目前中國經濟基本面韌性較強,經濟景氣水平持續穩定,且製造業、消費、出口、房地產等均獲較好業績;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預期已基本消失,人民幣匯率指數延續相對穩定,投資者換匯意願也在下降,這些都有利於削弱資本外流的意願。
結匯可能穩中有升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相信,九月上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穩步升值,或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結匯熱情,儘管當月中旬後人民幣匯率有所走軟,但在前期人民幣持續升值,及中國貿易順差持續高位背景下,結匯意願整體仍可能「穩中有升」。浦發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宋艷偉判斷,出口的持續向好促進了外儲的上升。
九月SDR計價的外儲報21994.76億SDR,較上月增加121.62億SDR。
另一方面,分析師關注到九月美元指數小幅反彈,匯率估值因素對中國外儲後市表現偏向負面,但料不會對外儲構成重大影響。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表示,九月美元指數「探底回升」小幅抬升0.49%,當月「匯兌損益」因素對中國外儲的貢獻自今年二月份以來首次轉負,約減少41億元,剔除該因素後外儲實際增長約211億元。
跨境資金流動保持平穩
他續說,美元未來或仍有升值空間,預計「雙向波動」成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常態,四季度中國外儲或再承壓。不過,鑒於當前企業債務重組已基本完成,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已被打破,市場對待匯率波動料更趨理性,未來中國外儲出現暴跌的概率幾乎為零。
宋艷偉直言,本季中國外儲仍有望保持增長,但環比增速或將放緩。黃志龍預計,在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背景下,四季度中國外儲仍將保持「雙向波動」、「穩中有升」的基本態勢。
外匯局稱,在內地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市場預期進一步趨穩的情況下,內地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的基礎將更加堅實。隨着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的有序推進,內地的經濟和金融將呈現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繼續促進國際收支和外匯儲備保持平衡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