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羅兵咸建議就強積金成立中央資料庫

時間:2017-09-19 22:29:32來源:大公網

  左起:羅兵咸永道香港金融服務諮詢合夥人盧啟豪、羅兵咸永道香港資產與財富管理主管合夥人江秀雲及羅兵咸永道退休金管理服務諮詢合夥人Peter Sparshott。(大公報記者邵淑芬攝)

  大公網9月19日訊(記者 邵淑芬)不經不覺,強積金已推行16年,但一直未為打工仔接受。羅兵咸永道的最新報告指出,高收費、回報不吸引、過度依賴紙上流程,以及沒有提供誘因鼓勵計劃成員作更多供款等,都是強積金制度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該行建議,引入新科技來構建中央資料庫,並按照收入高低、貨款上限、產品選擇或其他準則區分強積金計劃成員,以簡化流程及降低成本。

  羅兵咸《香港強制性公積金制度:關鍵改革建議方案》報告指出,本港強積金制度主要不足之處,包括涉及大量的紙張交易、劃一的投資模式,以及計劃成員參與率低。由於缺乏誘因例如稅務減免,不論低收入抑或高收入人士,都沒有意慾去增加他們的強積金供款。此外,強積金的總投資回報,亦因為低效行政程序而導致相對高昂的收費,以及分層投資等因素所影響。過去16年,強積金基金的回報率只有2.8%,而同期恒生指數回的報率則有5%。

  羅兵咸永道建議引入新科技,如「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來構建中央資料庫,並可讓服務提供機構、計劃成員、監管者和政府部門共用並可追溯記錄的單一平台。該中央資料庫可以被應用至「認識你的客戶」(KYC)工具,從而簡化程序,提高僱員加入計劃的速度及效率,並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客戶滿意程度。

  報告亦建議按照收入高低、貨款上限、產品選擇或其他準則區分強積金計劃成員,指這樣可以使強積金制度繼續保持原有目標,並讓不同收入水平的僱員有適當的供款水平並為成員提供更多投資產品的選擇。羅兵咸永道相信科技應用和成員分層有助降低強積金戶口成本,提升參與度,甚至推動行業整合。

  羅兵咸永道香港資產與財富管理主管合夥人江秀雲表示,改善退休金制度是必需的,雖然監管機構已經開始採取步驟解決其中的一些問題,但若希望人們增強對退休金制度的信心,有關進程有需要加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