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把握「一帶一路」機遇港搭建投融資平台

時間:2017-09-13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彙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機構投資者,是國際投融資平台的領導者,一大獨特優勢在於能夠打通內外市場

  香港日前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以「化願景為行為」為主題,為「一帶一路」建設加快進程而集思廣益。未來,香港需要鞏固自己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獨特優勢,聚焦「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構建「一帶一路」投融資平台,拓展自身發展空間。/中銀國際研究部資深經濟學家 葉丙南 宏觀分析師 張婉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為建設重點,有力促進了沿線地區互信合作和利益共贏,為保護經濟全球化成果和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了新的動力,未來前景廣闊。

  香港的新使命與新機遇

  香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優勢顯著。從區位上看,香港是東西方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帶一路」建設需要香港充當合作的橋樑。一方面,香港長期充當內地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具有「一國兩制」環境下背靠內地、面向全球的獨特優勢,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門戶;另一方面,香港是高度開放的自由經濟體,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保持着緊密的經貿往來,尤其是在東南亞等「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地區,香港企業在當地人文基礎雄厚,合作歷史悠久。

  從香港自身的實力看,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被眾多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一方面,香港作為發達經濟體,已經形成了規範的市場制度、完善的司法體系、先進的商業基礎設施、多層次的投融資體系,公正透明的監管體系、較低的稅率環境和頂尖的專業服務能力,可以直接與國際標準接軌,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推廣意義。「一帶一路」沿線既包括和香港發展水平接近的西方發達經濟體,又包括大量的亞洲發展中國家,雙方合作中難免會遇到商業習慣和行業標準的碰撞,香港的加入有助於建立,協調和推動一個專業化、一體化、國際化的商業標準,消除雙方的隔閡。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除了海陸空、信息、能源等「硬件」基建網絡平台建設匱乏外,在政策、規則、標準等「軟件」平台的建設也才剛剛起步。香港專業服務機構眾多,能夠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所需的會計、設計、諮詢、法律、仲裁、航運、物流等專業配套服務,成為「一帶一路」的綜合服務平台。

  香港若將自身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即能夠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優勢,主動應對發展中的挑戰和瓶頸,提高香港長期發展競爭力。

  首先,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原有的全球經濟合作框架面臨挑戰。香港作為高度自由的貿易港,外界環境變化很容易影響到香港本土發展。從自身發展的長期角度看,香港需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開放包容和互利共贏的多邊合作新機制,增強香港抵抗外部衝擊的韌性。

  其次,香港當前經濟發展面臨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成型,部分民生問題比較突出,影響到了香港的可持續競爭力。「一帶一路」建設聚焦發展而且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強調釋放沿線經濟體的發展潛力,實現發展成果的共享。香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有助於突破當前發展的瓶頸。香港既能夠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融資、自由貿易等香港傳統優勢領域繼續開拓業務空間,彌補本土需求不足的難題,又能夠分享到「一帶一路」創新發展中湧現的新技術和新理念,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

  再次,香港是當前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但也同時面臨來自內地多個城市和其他區域金融、貿易中心的競爭。例如在2016年起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評選中,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三,香港屈居第四。香港如果錯失「一帶一路」倡議的廣闊發展機遇,浪費了自己獨特的先發優勢,可能會在未來其他國家和區域奮起直追中面臨更激烈競爭。

  發揮自身獨特金融優勢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一帶一路」涉及沿線包括中國在內的65個國家,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6億,經濟總量超過23萬億美元,對外貿易總額接近11萬億美元,分別佔全球的62%、31%和33%,區域發展的資金需求量巨大。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到2030年僅亞洲地區的基建投資需求就高達26萬億美元。「一帶一路」的貿易和設施體量意味着其資金需求無法由單一國家獨立承擔,需要統籌沿線金融資金,共建跨境金融合作網絡。因此,「資金融通」還有助於創建金融利益共同體,是促進政策溝通和民心相通的重要支撐。

  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和亞投行首個吸收的非主權意義的經濟體。聚焦資金融通,香港可以成為「一帶一路」投融資平台,發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平台優勢,探索「一帶一路」融資創新安排,解決「一帶一路」融資瓶頸。

  香港是國際投融資平台的領導者。香港在跨境投融資領域具有雄厚的資金基礎,彙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機構投資者。截至2016年,香港跨國銀行機構數量超過200家,香港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達18.3萬億港元,其中66.3%來自海外投資者資金,在香港管理的資產總值為7.03萬億港元。香港還具有領先的項目投融資專業管理經驗,能夠從項目立項開始,提供盡職審查、融資機構安排、合同條款設計、項目風險管理、退出機制安排的「一條龍」項目投融資服務。

  香港作為國際投融資平台的一大獨特優勢在於能夠打通內外市場。香港是連接優秀中國企業與國際投資者的交易平台,同時也是內地資本市場走向世界的第一門戶。截至2017年上半年,香港股票市場中內地背景的企業超過1000家,市值超過15萬億港元,分別佔全部上市公司的50%和60%以上。2014年以來,「滬港通」和「深港通」已先後啟動並有序發展,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債券通」北向通道開通,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日益緊密。

  香港具有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和豐富的金融產品,能夠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以信貸融資為主,但受制於自身信用評級和當地金融市場發展水平很難獲得充裕的資金來源。資本市場是債券、股票、商品、期貨等各種金融產品發行和交易的平台,具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體制優勢。利用香港資本市場的平台優勢,「一帶一路」建設企業能夠獲得多層次的融資渠道安排。特別是「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周期長,收益率低,更需要發揮資本市場的創新優勢和運作優勢,開發中長期金融創新產品,規避項目中可能出現的匯率風險、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和對手方風險。

  香港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樞紐,能夠拓展「一帶一路」沿線人民幣業務。中國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發起人、重要建設方和主要出資方,與沿線貿易和投融資合作密切。「一帶一路」建設使用人民幣資金可降低匯兌風險,規避資本流動衝擊風險。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上,中國宣布將加大對「一帶一路」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未來「一帶一路」沿線的人民幣業務需求巨大。

  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國際金融中心,在人民幣業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16年年底香港人民幣存款超過5000億元(含存款證),人民幣貸款餘額超過3000億元,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存款資金池。自2007年國家開發銀行在香港發行第一隻人民幣債券(「點心債」)至2016年底,累計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規模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香港作為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推進的前沿陣地,能夠更好的服務「一帶一路」沿線的人民幣需求。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