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積金局建議打工仔每半年或一年便檢討自己的投資組合
【大公報訊】不少港人懶於管理自己的強積金帳戶,原因多是「無時間、怕煩」。但強積金投資長達數十年,若定期檢討強積金投資組合,可望取得更佳的回報。事實上,積金局建議,最理想的做法是每半年或一年檢討一次,如有需要,亦可考慮調整一下投資組合,但不應因短期價格波動而貿然轉換基金。另一方面,若擁有多個個人帳戶,亦應考慮整合帳戶,以方便管理。
要注意的是,基金的轉換方式有兩種,一是更改投資基金比例,即只更改新供款的投資情況,當中不涉及任何交易;二是改變投資組合比例,即將現有組合比例重新洗牌。當轉換基金時,要注意四方面,一是切勿因短期價格波動而貿然轉換基金,亦不應嘗試捕捉市場走勢;二是了解個別計劃容許的轉換基金次數;三是了解個別基金的條款,尤其是保證基金的條款,以免因轉移累算權益而導致未能符合某些保證條款,得不到有關的保證回報;四是要留意潛在的間斷市場風險。
投資者有權更改自己的投資組合,但計劃的管限規則或會設有每年免費轉換基金次數的上限,每次轉換投資組合時,應先向自己的受託人了解清楚。此外,由於轉移累算權益需要贖回及重新購入基金單位,因此可能會有買賣差價。除此之外,受託人一般不可以就轉移累算權益收取費用或施加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