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圖為雄安新區容城縣城/資料圖片
「中國企業家發展信心指數(2017上半年)」反彈,過半企業看好雄安新區的發展,認為雄安新區將為金融服務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日前提到,雄安新區今後五年當綠色金融投資需求可能達到近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並提出以「一中心」、「一示範」、「一體系」解決巨大的融資需求。/大公報記者 彭巧容
由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清華大學民生經濟研究院共同調研形成的「2017年中國企業家發展信心指數」昨日發布。該指數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家發展信心指數環比去年下半年及同比去年上半年均有所上升,達到55.57分,超過50分的榮枯臨界線。
調查顯示,85.9%企業家看好當前宏觀調控政策對未來經濟產生積極作用;過半企業家看好雄安新區的發展,是企業家信心指數提升的原因。企業家認為,雄安新區將為金融服務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並將給科教文化產業、房地產行業、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帶來發展空間。
馬駿:三方面解決融資需求
今年四月一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雄安新區包含河北省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及周邊部分區域,未來既要着力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還將與北京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錯位發展,形成北京新的兩翼。在加快構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進程中,雄安新區有望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日前舉行的「天津綠色金融論壇」上,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發布了《雄安新區綠色金融規劃報告》。報告指出,雄安新區的綠色投資需求主要源於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及保護性開發;綠色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綠色建築;清潔能源及資源節約利用等方面。馬駿表示,綜述各個機構已發表的一些估算,雄安新區今後五年當中綠色投資需求可能達到近萬億元。
報告也認為,雄安新區的發展也面臨着新區基礎經濟薄弱、產業結構初級、融資缺口巨大、金融總體發展水平低、具體政策支持缺位、外部環境尚不成熟等挑戰。報告稱,雄安新區可選擇的融資渠道主要有政策性貸款和商業貸款、債券、信託、融資租賃、股權融資(包括基金投資、IPO)等。
馬駿提出,以「一中心」、「一示範」、「一體系」解決巨大的融資需求。把科技和綠色發展兩個定位有機結合,建立一個綠色技術創新投資中心;建立綠色基礎設施與綠色建築投融資示範區;構建有地方特色的綠色金融體。
作為雄安新區的首個投融資平台,七月中旬成立的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的主要職能包括籌措新區建設資金、開展土地一級開發、承擔白洋淀環境綜合整治、承擔新區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參股新區各類園區和重大產業項目開發建設等。此外,華夏銀行安新支行本月十五日正式在雄安新區開業,成為全國金融行業在雄安新區開設的第一家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