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在當選那刻發表「勝利感言」時強調:「香港,我們共同的家,今日存在頗嚴重的撕裂和積累了很多鬱結。我的首要工作就是去修補撕裂和解開鬱結,團結大家向前。」
政府新班子上任剛滿月時,林鄭月娥表示,新一屆特區政府成功推出教育新資源,可以在新學年落實,亦公布了高鐵「一地兩檢」方案,形容過去一個月「好努力工作,好充實」,並已展開首份施政報告的諮詢工作。更重要的是,林鄭新班子在上任伊始,就在維護香港法治這個核心價值與夯實「一國兩制」發展路基上,給出了令市民滿意的答卷。
在堅守法治原則上,林鄭月娥的態度是一貫堅決的。她當選行政長官後曾多次表示,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修補社會撕裂不等於在法治方面作妥協,因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
在鞏固憲制秩序上着力
二○一四年出現的長達七十九天的「佔領運動」,均令香港社會在近幾年間產生極大的政治分化,出現了如林鄭月娥所說的「撕裂」與「鬱結」。嚴重的「結」不解,香港社會不但難以向前發展,更可能會在撕裂對立的過程中不斷虛耗。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之後,努力推動團結和諧。而從政治現實來看,反對派一邊表示有意「和解」,一邊卻在準備新一輪抗爭行動。在新政府執政一個月多時間,反對派就攻擊新政府DQ案、蔡若蓮出任教育局副局長以及針對「一地兩檢」方案發動的對抗行動。現實說明,如果不堅持法制原則,香港的「團結和解之路」就缺乏堅實的路基。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習主席訪港時作了系列重要講話,這是對「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的全面總結,是從治國理政的高度對特區治理規律的總結,為解決香港當前問題提出了良方,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要特別深刻領會習主席關於香港回歸後的憲制基礎與憲制秩序的論述,這是過去二十年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取得成功的根本經驗。確立憲法、基本法與香港法律的核心地位,遵守與維護法治精神,是保證香港繁榮安定的基石,也是香港走上「團結和諧之路」的基石。
首先,要在香港夯實憲制基礎、鞏固香港的憲制秩序上着力。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已回歸祖國,香港市民作為中國的公民應當明確,在一個主權國家中,憲法最大。只有牢牢鞏固起「一國兩制」憲制秩序,才能保證「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習主席指出,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要始終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為此,在香港特區內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一地兩檢」合憲合法合理
其次,要在完善基本法實施的制度和機制上落到實處。在香港,由中央直接行使的權力和特區高度自治權的結合,是特區憲制秩序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同時必須切實建立起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
像「一地兩檢」問題,完全符合基本法和「一國兩制」,不會損害港人合法權益,將令高鐵發揮最大效益,造福香港。反對派將「一地兩檢」問題政治化,散播「割地賣港」、「公安跨境拉人」等謬論,目的在於誤導、恐嚇港人,煽動民意抗拒「一地兩檢」,將會嚴重阻礙香港發展。
正如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所指,「一地兩檢」方案完全符合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安排,香港社會反應平靜、理性,相信大部分香港民眾都會支持方案。被問及「一地兩檢」是否需要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時,王光亞明確指出不需要。林鄭月娥亦表示,「一地兩檢」要按「三步走」,不存在全國人大釋法,「三步走」有充足法律依據,政府無懼法律挑戰。
最後,要切實加強香港社會特別是針對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憲法、基本法宣傳,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還要努力在全社會形成聚焦發展、抵制泛政治化的氛圍和勢能,全面準確理解和落實基本法有關經濟事務的規定,使香港繼續在國家發展中發揮獨特作用,讓廣大香港市民獲得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