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渣打拒派中期息 外圍瀉6%

時間:2017-08-03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洪丕正(中)、龐維哲(右),以及禤惠儀(左)出席渣打業績發布會/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渣打集團(02888)的業績持續有改善,其核心收入連升六季,反映收入增長動力持續。以基本基準計算的稅前盈利,按年幾乎上升一倍至19.19億(美元,下同),符合市場預期。渣打不派中期息,對何時恢復派息亦未有明確指引,只說會留待年尾時,待相關的會計及資本監管要求進一步釐清後才一併檢討,拖累其外圍股價下挫。/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邵淑芬

  市場原本預期渣打或會「象徵式」恢復派息,或者清楚表明將於年底恢復派息,惟兩者同時落空。渣打於本港收市後公布業績,其倫敦股價率先反映投資者的失望情緒,開市早段曾由860便士瀉近7%至791.3便士,折算約81.86港元,較本港收市價88港元為低。

  經營收入連升六季

  渣打因為業績不佳,自2015下半年起暫停派發股息。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行政總裁洪丕正表示,明白股息對股東的重要性,冀盡快恢復派息;不過,現時仍有兩大監管範疇的事宜,即IFRS 9的實施和「巴塞爾資本協定Ⅲ」的進一步推行,其細節可望於未來數月進一步得到釐清,及可能影響集團的資本水平。從審慎角度考慮,渣打決定留待年尾時,才一併考慮「是否適合恢復派發股息」。

  截至今年6月底,渣打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 1)比率為13.8%,較去年底增加0.2個百分點。

  渣打集團上半年業績「對辦」,其經營收入自2015年第4季以來持續改善,至今年第2季已是連升六季(雖然去年第3季按季比較只能持平)。單計第2季,收入錄得36.14億元,符預期。

  今年上半年,渣打稅前基本盈利為19.19億元,按年增加93%,或不計及去年資本融資虧損,則增加36%。三大客戶類別均按年錄得增長,其中企業及機構銀行業務因資本融資虧損不再入帳而從中受惠,零售銀行業務未有受退出業務影響,其盈利有所增加,而商業銀行業務亦重獲盈利。按地區而言,大中華及北亞地區受惠於香港的強勁增長,以及韓國和中國內地轉虧為盈,錄得歷來最大按年升幅。股東權益基本回報為5.2%,較2016年同期的2.1%顯著改善。

  淨息差擴闊 貸款續增

  期內撥備大幅減少,基本貸款減值撥備按年減少47%至5.83億元,而按半年則減少55%。第二季度的貸款減值如預期高於第一季度,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財務總監龐維哲指出,主要是第一季度的貸款減值偏低所致。儘管若干範疇仍然存在壓力,惟集團相信,整體信貸質素按年有所改善。

  龐維哲補充說,渣打集團及渣打香港的淨息差按年大致持平。在今年上半年,集團的淨息差1.6%,按年持平,相對去年底則擴闊10個基點。截至6月底的客戶貸款約2690億元,較去年底上升5%。截至6月底,渣打香港的客戶貸款約為4762億港元,較去年底增加8%。

  渣打於上半年的重組費用為1.65億元。自2015年11月以來的重組費用為29億元,一旦完成後,集團預期重組費用總額將約為30億元。2017年的英國銀行徵費預計為4億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