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助遏「灰犀牛」

時間:2017-07-31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是亞洲區內最大經濟體,財政盈餘和金融實力相對最強

  世界經濟金融已進入不確定、不穩定的新常態。從中周期看,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當前「灰犀牛」正一步步迫近。強化金融合作,維護區域金融協調與穩定,推進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完善,是阻止「灰犀牛」迫近的重要環節。為此,27個國家與地區的107家金融機構,響應中國倡議成立亞洲金融合作協會(AFCA),並於7月24日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及新聞發布會。筆者認為,亞洲金融合作協會作為民間金融合作組織,在推動區域經濟金融協調與穩定發展,阻止「灰犀牛」迫近,特別是在與亞投行緊密合作,積極配合「一帶一路」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等方面,有不同於官方組織的空間,能發揮重要作用。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  蘇 傑

  一、中國在協會成立中扮演倡議者與牽頭人角色

  2015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提出構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在出席會議時表達籌建意向。今年五月,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成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審議通過13項議案,並選舉中國銀行業協會會長田國立為理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原專職副會長楊再平為秘書長,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為監事長。7月24日,協會召開成立大會及新聞發布會。李克強總理發來賀電,寄語協會發展成為區域金融交流與合作的促進者、標準制定的引領者、安全與穩定的維護者和全球金融治理的共建者。

  協會以「聯通合作,共治共享」為宗旨,立足亞洲、開放包容,目前成員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107家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基金、資產管理、金融教育以及金融服務等各金融類型組織。從地區分布來看,亞洲區內外會員分別為89家和18家,所佔比重分別為83.2%和16.8%。來自中國成員既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民生銀行、中國人壽和人保、中國銀聯及銀河證券等,也有重慶錢寶科技、銀杏村信息科技等私人金融科技機構;中國香港方面主要有香港銀行公會與學會、東亞銀行等,中國台灣有元大證券;亞洲還有韓國銀行業聯合會、日本瑞穗銀行及柬埔寨加華銀行業聯合會等;亞洲區外有英國滙豐和渣打銀行,美國VISA國際與威靈頓管理公司、阿拉伯銀行聯盟以及匈牙利、捷克銀行業協會等。亞金協擬以制定行業標準體系、構建合作平台、整合大數據、組織金融論壇以及活躍金融「朋友圈」作為五大工作任務。

  二、有助於強化金融合作阻止「灰犀牛」迫近

  在全球經濟體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之下,金融市場關聯日益緊密,金融動盪傳遞渠道錯綜複雜,溢出波及效應變化難測;同時,全球經濟風險與轉型疊加,金融市場不確定性有增無減,區域金融合作的缺失,極易導致各經濟體以鄰為壑、貨幣戰爭頻發,並醞釀金融風險。相較於20年前,目前亞洲經濟體經濟基本面、財政狀況、外匯儲備均大幅改善,但要從根本上避免亞洲金融危機重演,必須強化區內金融協調與合作,提供一個亞洲經濟體全員參與共建的平台。

  成立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是亞洲區域金融整合和治理的一件大事。筆者認為有如下三個方面的作用和意義:

  一是推進亞洲金融合作交流。透過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可強化亞洲國家之間的金融交流與溝通,增強亞洲國家在金融領域的合作與協商,彙集全亞洲的金融實力和資源。

  二是維護區域金融協調與穩定發展。搭建亞洲金融機構交流平台,加強區域金融機構交流和金融資源整合,可共同維護區域金融穩定,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持,並通過全體會員共同治理,共享服務及成果,形成效益最大化。

  三是配合「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區域金融合作在「一帶一路」進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六月絲路基金與歐洲投資基金簽署促進共同投資框架備忘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累計發放17.3億美元的貸款以支持七個國家九個基礎設施項目,這兩大機構均是政策性或者多邊金融機構,主要支持基建工程投資。整合亞洲商業性金融機構優勢,做好公私營合作,成為建立亞洲金融民間合作平台的主要考慮。

  三、通過提升亞洲影響力推進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的改革

  亞洲在全球金融的影響力與經濟總量極不相稱。過去十年亞洲GDP從1997年的三萬億美元提升至去年的18萬億美元,經濟增長總量佔全球的比重高達46%。區內貿易規模佔全球貿易總量的比重也達到三分之一,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區。但亞洲金融合作現狀大大滯後於實際需求,金融發展不足與不平衡等問題較為突出。從區域需求來看,亞洲區內大多數為發展中經濟體,金融需求總體呈現出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資金需求缺口大、融資需求層次多、可持續性資金需求高的特點。預測未來八至十年亞洲每年基礎設施資金需求達7300億美元,而目前亞洲開發銀行與世界銀行每年在區內的基建投資僅為約300億美元;從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來看,目前基本上是歐美制定遊戲規則,許多條款並不一定適合亞洲經濟體。改變亞洲金融發展碎片化、分散化與邊緣化的現狀,凝聚抱團發展的合力,增強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影響力,成為亞洲金融合作的迫切需求。

  協會有助於提升亞洲金融在全球的影響力。亞金協能夠集合亞洲國家的合力並提出建設性意見,在國際舞台發出亞洲的聲音,有助於彰顯亞洲金融的實力和需求,體現亞洲金融的國際話語權,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中國獨自面對西方社會的質疑與風險。提升亞洲金融的影響力,進而可推進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完善。

  四、要達到總理寄語「四者」要求,尚需更多金融機構參與支持

  達到總理寄語——促進者、引領者、維護者和共建者共「四者」的要求,亞洲金融合作協會任重道遠。需要在強化對外宣傳、推進金融科技創新、配合「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等方面着力。

  中國是亞洲區內最大經濟體,財政盈餘和金融實力相對最強,將在亞洲金融合作協會運作中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但僅依靠中國單方面的努力顯然不夠,仍需區域內部各經濟體的廣泛參與與協作共建、國際社會與金融界的認可和支持,協會下一步發展動向值得持續跟蹤觀察。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在亞洲金融合作協會運作中亦有重要角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