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確保「一國兩制」發展行穩致遠\葉建明

時間:2017-07-07 03:15:46來源:大公網

  習近平主席在回歸二十周年之際赴港視察,並發表了多場重要講話。在七月一日特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主席談到「一國兩制」這個詞多達二十次以上,足見習主席對「一國兩制」的高度重視和對「一國兩制」將如何繼續行穩致遠的思考和期盼。

  堅持「一國兩制」是中央和香港民意一直以來最大的共識,也是反對派爭奪話語權和解釋權的「必爭之地」。此次習主席在香港對「一國兩制」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勢必將成為香港各界準確認識「一國兩制」的標準和規範。習主席從「一國兩制」設想的提出,「一國」與「兩制」的關係,「一國兩制」實踐的意義、效果,到中央對「一國兩制」的態度,一一道來。這些講話表明中央對香港的情況非常清楚,也十分了解社會上的誤會、疑慮、擔心和期盼。

  實踐「一國兩制」須牢記根本

  總體來說,習主席就「一國兩制」的講話,包含三方面意義:一是表明中央態度和守護「一國兩制」的決心;二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將「一國兩制」的準確含義講清楚說明白;三是殷殷期盼,希望香港在落實「一國兩制」中,不斷總結經驗,行穩致遠。這些觀點非常有針對性,是指導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更體現了中央治國理政理念的新高度。

  這幾年,由於香港出現一些問題,一些人便擔心,香港「一國兩制」的路還能否繼續走下去;而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別有用心者,更開始發起「二○四七前途討論」,試圖挑動民眾的神經,攪亂民心,擾亂社會穩定。

  為此,習主席特別強調,「一國兩制」是對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這符合香港居民利益,符合香港繁榮穩定實際需要,符合國家根本利益,符合全國人民共同意願。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

  習主席從歷史與現實、實踐與願景、民心與國家目標來闡述「一國兩制」不會變也不能變的理由,可以說是中央給香港的「定心丸」。更重要的是,中央明確強調,「一國兩制」是國家的一項偉大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部分,是中央政府新時期治國理政的重要課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部分。這說明通過「一國兩制」實踐,維持香港長治久安,不僅是香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沒有香港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就沒有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實現,也就沒有完整意義的中華民族復興。這充分顯示「一國兩制」將呈現出長遠的生命力。特別是隨着納入國家治理體系,「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活力乃至優越性會更加綻放。

  「一國兩制」實踐成功與否,能否行穩致遠,與社會各方對「一國兩制」的準確認識有莫大的關係。這幾年的政治爭拗,多與對「一國兩制」解釋不同有關。習主席直擊當前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理解的要害問題,撥亂反正,正本清源。他強調:要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習主席講話一錘定音,以生動的比喻講述一個基本的道理——必須強化國家觀念。香港回歸,是主權回歸祖國,在主權問題上沒有討論的餘地。為了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決定在恢復行使主權的同時,授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因此,「一國兩制」的實踐必須體現「一國」之本,充分尊重國家,尊重中央權力,這才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真諦。任何時候忘記了這個根本,「一國兩制」都無法行下去。

  明察問題找到發展出路

  過去二十年,「一國兩制」總體取得巨大成功。但既然是前無古人的實踐,沒有可借鑒的經驗,存在一些問題就在所難免。未來若要行穩致遠,必須明察問題,找到出路。

  習主席明確指出了香港當前存在的問題:香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制度還需完善,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傳有待加強,社會在一些重大政治法律問題上還缺乏共識,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解決這些問題,滿足香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繼續推動香港各項事業向前發展,歸根究柢是要堅守方向、踩實步伐,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習主席六月二十九日甫下飛機,就通過傳媒對香港市民說,「香港發展一直牽動我的心」,這除了體現習主席對香港的關心之外,還反映了他對香港發展進程中出現問題的憂心。「蘇州過後無艇搭」就是他對香港的深情提醒。習主席香江三日行和一系列講話已經顯示,中央有明確的立場和一系列舉措令「一國兩制」發展行穩致遠。接下來,就看港人如何呼應了。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福建省政協常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