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發展創新科技 政府可有大作為\葉建明

時間:2017-06-28 03:15:47來源:大公網

  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上任後可能改變政府對市場採取積極不干預的做法,以增強香港競爭力。她認為:政府一直擔當重要的監管者和服務提供者角色,但隨着全球化、科技進步,以及市民的生活模式與社會的需求相應地改變,政府亦有必要隨之作出適應。

  「積極不干預」政策是香港五十多年前港英時期開始的經濟政策。其基本意思就是政府不主動干預任何企業和行業的發展,而讓市場這隻「無形之手」去決定它們的命運。

  最近香港又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這是香港的喜還是優,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但香港經濟幾十年轉型不成功,科技創新遲遲不能上路,與「積極不干預」思維有莫大關係。

  將港建成國家級科創中心

  香港科技發展的歷程說明了這一點。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是一位在科技上有遠見的特首,但當他提出各項關於科技創新計劃時,遭遇來自各方包括公務員系統的強烈抵制,其中之一就是批評政府違背「積極不干預」的原則,認為應放手讓市場來選擇。

  在資本主義社會,行業或者企業通過自身競爭而發展,是普遍的狀態。但時至今日,全球化帶來的各種變化令市場無形之手已經失靈,積極不干預市場政策已過時。特別是隨着傳統產業在發達國家空心化,世界各發達國家大多借政府之手,推動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以增強自身競爭力。

  以美國紐約為例,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在任上致力於推動紐約成為全球科技領導型城市。2011年紐約政府把羅斯福島(面積56公頃)捐了出來,並斥資上億美元對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建立了康奈爾─紐約市科技園,由康奈爾大學聯合以色列理工學院經營。紐約市還撥出了1500萬美元資助款,通過城市科學與進步中心,把大數據應用到城市議題中。儘管在與硅谷的較量中,紐約一直扮演着追趕者角色,但雙方目前的差距正在縮小。

  另一個例子來自於英國。貝理雅當選英國首相後,一心想改變老工業帝國陳舊落後的形象。於是,一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誕生了,貝理雅親自擔任工作組主席。英國政府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分管創意產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倫敦市政府也開始把創意產業作為自己的核心產業來經營。如今的倫敦都市圈被稱為全球的創意產業之都。這個過去的工業中心,在演變成金融和貿易中心後,再度華麗轉身。如今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僅次於金融服務業的倫敦第二大支柱產業。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以後,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即着手規劃發展創新科技、實現香港經濟轉型的大計。1998年成立行政長官特設創新科技委員會,之後建設香港科學園,實施一系列計劃。但結果令人扼腕。歷史的教訓很深刻。

  今年2月16日,國家科技部明確提出,要推動香港建設成為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7月1日,新一屆政府將走馬上任,建設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的重任就將主要落在新一屆政府肩上。在蹉跎了20年後的今天,發展創新科技才有出路已經成為香港的主流民意。接下來就看政府的作為和民間的支持。

  制訂鼓勵政策和配套措施

  政府有形的手將是創新科技發展的關鍵。數據顯示,香港的研發投入2013年只有156億港元,佔GDP比例為0.73%,低得出奇。而深圳的研發投入佔GDP比例在4%以上。據悉,20多年前,香港一所高校的科研經費相當於內地30多所重點高校的總合;如今,內地僅清華大學一所高校的科研經費就遠遠超過香港八大院校的總和。事實上,香港政府是一個「富裕政府」,在創新科技的投入上不能再做「守財奴」。同時,特區政府的作為還應該體現在鼓勵政策和配套措施上。

  國家對香港發展創新科技一直寄予厚望。早在去年年末,國家兩大重要決定都指向香港創科發展。一是將擱置已久、有爭議的河套地區87公頃的土地劃給香港興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一是任命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為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顯然,中央期望通過人才和土地這兩項香港最為需要的國家資源,幫助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為香港經濟轉型提供支持。隨着國家科技部提出推動香港建設成為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的計劃,預計中央對香港科技發展方面的政策措施陸續還有來。

  其實,今天香港發展創新科技,天時、地利、人和,各項條件具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就是政府的作為——即便有少數人聒噪,為着香港長遠考慮,為着香港多數人的利益,政府必須義無反顧。

  福建省政協常委、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