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穆迪下調信貸評級 錯判中國經濟前景

時間:2017-05-26 03:15:39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財政部認為,穆迪「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和低估了中央政府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的能力」

  本周三穆迪將中國主權債務評級從「Aa3」下調一級到「A1」,依據是預計未來數年債務上升和經濟放緩將削弱中國的財務實力。當日晚上,穆迪又將香港的長期信用評級由「Aa1」下調至「Aa2」,以反映在兩地的緊密經濟、金融及政治關係下,內地信貸趨勢將對香港信用狀況有重大影響。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學術委員 鄂志寰

  我們分析認為,穆迪下調內地和香港評級的依據未完全反映事實基礎,其對兩地經濟運行前景的判斷缺乏前瞻性,相信其評級調整的實際影響有限。

  下調內地信貸評級未完全反映事實基礎

  穆迪將中國的主權債務評級從「Aa3」下調一級到「A1」的主要理據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首先,穆迪下調內地信貸評級的主要理據是預計中國經濟放緩及債務上升,未能全面反映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已築底回穩,今年一季度經濟6.9%增長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速最快之一。以中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一,為世界經濟復甦做出重要貢獻。從經濟增長結構上看,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繼續加大,2016年服務業的比重已升至51.6%,且服務業運行比較平穩,發展態勢較好,增速亦較高,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穩定器。從需求角度來看,消費的貢獻率在穩步提升,超過60%,消費亦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強大支撐,顯示內地經濟穩定運行的態勢明顯,實在無需對內地經濟前景過分憂慮。

  中國積極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改革取得明顯成效。2016年以鋼鐵、煤炭行業為重點去產能,全年退出鋼鐵產能超過6500萬噸、煤炭產能超過2.9億噸,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帶動內地的生產者價格見底回升,並於去年9月份結束了長達54個月的同比跌幅,2017年4月的按年升幅達到6.4%。生產者價格逐步回升將有助於改善企業的收入、盈利和負債率等,既可提振企業投資等信心,亦可進一步完成去產能、去槓桿和去庫存等任務,有利於內地經濟逐步改善。

  未來隨着「放管服」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政府措施落地見效,國企、財稅、金融、價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深化,「一帶一路」建設扎實推進,新動能培育與傳統動能改造提升協同發力,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其次,穆迪對於中國的債務增長預測不夠準確。穆迪預期2018年左右中國直接債務佔GDP的比例將達到40%,並在2020年接近45%的水平。國際清算銀行(BIS)去年三季度數據顯示,中國總體槓桿率為255.6%,低於美國、英國、法國,以及亞洲的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平均的279.2%,並轉趨穩定。

  2016年中國政府的負債率為36.7%,低於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並以對內及人民幣負債為主。而中國全口徑外債約有1.4萬億美元,不及外匯儲備一半的水平,其中34%為外幣債,其餘的都是人民幣負債,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從財政收支角度看,中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適當擴大赤字、增加投資和減稅,但中國去年的赤字率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3%,大大低於金融海嘯時期美國一度高達10%的水平。財政收入增速仍然較高,與經濟運行保持一致步伐,2017年1-4月,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1.8%,同比加快3.2個百分點,是2013年以來同期最高增速,為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結構調整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國的高儲蓄率及龐大的外匯儲備是防範債務風險的重要保障。隨着內地經濟築底回穩,市場對內地經濟下行的憂慮以及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預期已明顯緩和,資金外流程度趨於平衡,2017年4月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連續三個月增加,達到3.03萬億美元,遠超排行第二位日本1.2萬億美元的水平。以現時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貨幣政策保持審慎和穩健、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後,其國際使用及資產配置增加下,將促進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龐大的外匯儲備和經常帳盈餘將可繼續作為中國抵禦資本外流的一大後盾。

  因此,我們認同中國財政部的判斷,穆迪「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和低估了中央政府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的能力」。預計2018至2020年政府債務風險指標不會出現大幅度變化,不應影響長期主權信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