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停牌兩年的天合化工正式被證監會勒令停牌,復牌時間變得遙遙無期
自去年起,證監會明顯加強執法,以整頓證券市場,並多次利用證券及期貨規則第8(1)條去勒令公司停牌,上月更傳證監會向停牌超過兩年的天合化工(01619)的上市保薦人進行調查。昨日,天合化工正式被證監會勒令停牌,復牌時間變得遙遙無期,並成為今年第三間公司被證監會勒令停牌。對此,天合化工表示,會為解決證監會關注的事項尋求法律意見。
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天合化工於2014年上市,不過在上市兩個月後,就遭到沽空機構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tics)發表報告狙擊,質疑天合帳目造假,盈利及收入均被誇大。及後天合化工雖然有復牌並作反駁,但於2015年3月底停牌的天合化工因為要押後公司2014年業績而停牌至今,公司解釋是沽空事件令其風險系數上升,故要更多時間去審計程序。
去年曾出現新轉機
自去年起,天合化工對於復牌的情況有新轉機,由於公司找來獨立法證專家調查其子公司於2014年度的帳目問題,以為獲得聯交所批准其復牌。而有關獨立調查的結論是沒有發現證據顯示公司任何管理層涉及任何會計舞弊或其他違規行為,且沒有發現公司的財務申報程序及內部監控制度存在任何重大異常及錯誤。並等待聯交所同意刊發尚未公布的財務業績,以達成復牌條件。
不過,今年4月,天合化工的復牌進展再現波折,《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證監會向天合化工上市時的保薦人及承銷團摩根士丹利、瑞銀、美銀美林調查,疑涉天合化工涉造假上市一事。證監會發言人當時未就有關報道給予置評。
此外,天合化工在4月時,留意到有電視媒體報道指稱,公司被證監會勒令停牌,主要是被揭發財務造假。公司立即反駁,在已經完成法證調查報告中,沒有發現公司的財務申報程序及內部監控制度存在任何重大異常及錯誤。認為有關財務造假的說法是錯誤的。
三前線部門聯合行動
然而,天合化工最終仍要面對被證監會利用證券市場上市規則第8(1)勒令停牌的命運。而根據規則8(1)顯示,如證監會覺得上市公司發行的文件及其相關人發出的文件屬虛假、不完整或具誤導性的資料,以及認為停牌對為證券維持一個有秩序和公平的市場是有需要;以及為維護投資大眾的利益或公眾利益起,證監會便可以指令上市公司停牌,直至滿足證監會的復牌要求。故未知公司今次的停牌是否正與帳目問題拉上關係。
其實內地有報道指出香港存在不少老千股,而最近亦有大行點名50間疑似老千股的香港上市公司後,可見證監會已不怠慢。今年多次出手勒令企業停牌,又復刊所執法通訊,公布證監會停牌公司的原因。而且在去年7月更成立跨部門的行動,令證監會三個前線部門,即中介機構部、企業融資部和法規執行部三個部門能互相配合,加快執法及解決市場問題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