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上昨日流傳一張小學家長群組聊天紀錄的截圖,引發泄露私隱風波。上圖為涉事小學家長群組聊天紀錄的截圖,紅框中為家長為傳錯道歉
本港一名小學家長在群組中「傳錯」內容涉及不雅用語,被人截圖上載網上,引發網民熱議及轉載。該截圖甚至令涉事家長及其小朋友的個人信息被網民大起底。有教育界人士認為,上傳截圖的行為是不理性,沒有保護小朋友,更損害學校聲譽。亦有網民稱,截圖不「打格仔」的行為是無腦,更有呼籲不要再分享相關內容。/大公報記者 冼國強
網上昨日流傳一張小學家長群組聊天紀錄的截圖,一名家長在群組中傳出含不雅字眼的內容,其後察覺傳錯並就此道歉。
事情並未因道歉而止,群組家長多對信息感到不滿,更有家長退出群組。該截圖未有對學校名、學生名「打格仔」,相關資料清晰可見,令學校、學生及家長的重要信息暴露於網上,被網民熱議及轉載,甚至有網民起該名家長的底,包括個人資料及照片。
斥「分享埋學校同小朋友個名」
事件亦引來很多網民留言,除不齒截圖「分享埋學校同小朋友個名」,亦有網民認為「人總會錯手」,無謂公開取笑別人。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認為,上傳截圖的行為是不妥當,甚至未有對學校名和學生名「打格仔」,更是不理智,未考慮到網上的輿論壓力及其影響力,會傷害學生、家長之餘,亦損害學校聲譽。他表示,家長之間出現問題,要理性、冷靜處理事件,如尋求校方或家教會協助,以溝通方式解決問題,而非在網上公開,傷害他人的心態不可取,小朋友應該受到保護,而家長必須維護學校聲譽。
他續說,現時網絡對學校、家長有一定影響,校方要面對各方壓力,若家長隨意公開非公開的學校信息,無疑是增加校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