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北京,聚集了世界的目光,「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連兩天在這裏召開。
香港特首梁振英早前率領一個三十人代表團赴京。成員中包括特區政府財政、金融、商務及負責運輸和房屋建設的主要官員,可謂高級別、大陣容。在出席了開幕式之後,昨天下午特首梁振英還在「資金融通」專題會上作嘉賓發言。
香港作為本次高峰論壇主辦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這個重要國際場合,擺開大陣容,發出自己的聲音,顯示國家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舉措中,對香港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亦體現出香港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正如梁振英在論壇上所說,「香港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國金融中心,香港已準備好服務來自全球的『一帶一路』投資者」。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中國繼北京APEC、杭州G20之後,舉辦的又一次重大國際盛會。三年多前,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一帶一路」構想,並成為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倡議後,蘊含其中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促進沿線國家地區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這「五通」特點以及涉及六大「經濟走廊」建設的「一帶一路」,已經成為「熱詞」「潮語」,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和參與,並取得顯著成果。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高峰論壇主旨演講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強調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
國家發展給香港帶來機遇
這個以中國為外交主場的「一帶一路」倡議,在當前國際形勢出現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情況下,成為國際政治、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動力源泉,帶來新的希望。「一帶一路」建設「以開放為導向,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所涵蓋的是一個範圍廣闊、潛力巨大的市場。這是國家發展和全球政經格局微妙變化給香港帶來的千載難逢機會。
「背靠大樹好乘涼」和「近水樓台先得月」一直是香港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真實寫照。長期以來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不僅是不可或缺的動力來源,也從中獲得兩大發展。在回歸祖國二十年的今天,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其重要性和地位依然保持,傳統優勢、核心價值觀、窗口和橋樑作用得到保持和發揮。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扮演「超級聯繫人」角色,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作用,已經成為香港社會廣泛共識。
特區政府認識到,「香港開放程度高、對外關係廣泛、人脈關係密切,在國家眾多城市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