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文在寅是否敢對美說「不」?/施君玉

時間:2017-05-12 03:15:52來源:大公網

  剛在大選中獲勝的文在寅一上任,就把對美關係置於特別突出位置。在就職演說中,文在寅稱將就解決「薩德」問題同美中磋商。接着,又與特朗普直接通話,就盡早實現美韓首腦會晤達成共識,準備於下月訪美。韓方將於本月派特使團訪美,美方也將派高級諮詢團訪韓。

  如果說朴槿惠執政前期,韓還致力於在大國之間周旋,一定程度上尋求獨立外交的話,那麼,在其後期,保守主義思維主導了外交,韓完全倒向了美國懷抱。對日走近,美日韓「三角」初現,與中、俄等國交惡等等,都是這種調整的結果,韓完全淪為美「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附庸。但美韓相繼「變天」後,兩國關係出現了新變數,特朗普對韓提出了新要求,文在寅對美立場也明顯有別於前任。

  在對美關係上,文在寅引起各方關注的一句名言是「要學會對美國說不」。不過,這是在競選時做出的承諾,真正上台後,文在寅是否還敢說「不」,能在多大程度上說「不」,已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文在寅的確想對美國說「不」,對韓被動接受美國「保護」心有不甘。文在寅提出的「韓國利益優先」、「獨立自主外交」等理念,明顯是針對美國。在半島問題上,文在寅要重啟「陽光政策」,並要在一定程度上承認金正恩前提下、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朝核問題。在「薩德」問題上,文強調這一問題不應損害中韓、俄韓關係。這一切都與特朗普現行政策衝突。

  就在文在寅還在糾結如何對美說「不」的時候,特朗普已開始對韓說「不」了。在「薩德」問題上,特朗普破天荒提出了十億美元部署費,對韓兜頭潑下一盆冷水。在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上,特朗普多次聲稱這是一不應繼續存在的「糟糕協定」,修改恐是遲早的事。特別是在剛剛過去的朝鮮「四月危機」中,特朗普的「開戰」警訊沒有嚇到朝鮮,卻令韓膽戰心驚,社會上下瀰漫着一種被拋棄的恐慌。美韓結盟六十餘年來,韓國第一次感覺到來自「保護國」的威脅,美不再是韓安全與穩定的「壓艙石」。

  對美說「不」,有成功的先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對美說「不」,在東南亞贏下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但也有失敗的教訓,日本鳩山由紀夫政權欲借「東亞共同體」理念「脫美入亞」,在台上不足一年就被搞掉。

  嚴格講,文在寅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反美鬥士」,儘管對美頗有微詞,但「美韓同盟是韓民主與安全最重要基石」仍是其核心理念。文所說的「不」是在「美韓同盟」基礎上的「不」,不可能背離太遠。即使這樣,依然需要勇氣,不知青瓦台新主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踐行其諾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