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韓關係轉圜 「薩德」是關鍵\施君玉

時間:2017-05-11 03:15:50來源:大公網

  由於韓處於無在任總統的權力真空狀態,文在寅一當選就成了青瓦台的新主人。在就職演說中,文在寅發出積極訊號,將就解決「薩德」問題同中美磋商,稱可隨時訪美,若條件允許也可訪朝。不管文在寅能在和解之路上走多遠,這些舉措均有利於緩和半島緊張和地區安全,都值得點讚。   中韓關係的癥結就在「薩德」。自去年七月,韓方在毫無徵兆情況下突然宣布引入「薩德」後,中韓關係便一路下滑,兩國數十年營造的友好合作關係一夜間化為烏有。隨着「薩德」部署步步升級,兩國關係漸漸步入全面「冰封」狀態。相互間敵意上升,兩國友好的民意基礎遭受重創,樂天等一些韓國企業受到抵制,損失慘重,中方反制也正步步升級。有統計顯示,由於引進「薩德」,韓旅遊業至少在中國少賺了近百億美元,韓GDP可能被壓低零點三個百分點。已有越來越多的韓國民眾認識到,韓國引入的不是「安全」,而是「災禍」。   從內心來講,文在寅是反「薩德」的,也深知「薩德」部署必定損害中韓關係。早在二○一五年二月,時任新政治民主聯合黨(現共和民主黨)黨首的文在寅就曾就引進「薩德」傳聞質詢過韓國防部長,在得到模棱兩可的答覆後,其進一步提出,韓有必要向中國明確無意引進「薩德」的立場。在政府宣布引進「薩德」後,文在寅及其所在的共和民主黨表示強烈反對,其質疑「薩德」保護國家安全的有效性,並把阻止中韓關係受損列為外交最優先課題,呼籲「薩德」問題應由下屆政府決定。   三月十日,韓憲法法院通過了朴槿惠彈劾案,韓國首次提前大選,文在寅立場出現微妙變化,由過去旗幟鮮明反「薩德」,變成「無法說贊成,還是反對」。朝鮮半島進入「危機四月」後,文在寅態度更後退一步,稱若朝鮮繼續用核武發起挑戰並發展核武力量,可能促使韓國執意部署「薩德」。這是其首次表示支持部署「薩德」。但文在寅還有常被忽略的後半句話,如果朝停止發展核武並重返談判桌,韓可暫緩部署,如果朝完全廢除核武,韓就無必要再部署了。   文在寅在「薩德」立場上的變化,一是出於選舉策略,在拉選票的關鍵時刻,其不願失去強硬派的支持;二是回應地區緊張局勢的升級,恫嚇、威脅朝鮮;三是出於對「薩德」部署木已成舟的顧慮,給自己留下些許迴旋空間。但這似乎並不影響其反「薩德」的原則立場及改善中韓關係的強烈願望。   中韓並無戰略衝突。半島無核化、地區安全是韓最大戰略利益,也是中國東北亞政策的主軸。中韓沒有任何理由交惡,相信韓新政府會作出正確抉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