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少爭論」才是香港發展的正道/張定淮

時間:2017-05-01 03:15:26來源:大公網

  「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了近二十年,如何評價甚為重要,而做出評價不能脫離兩點:一是觀察「一國兩制」作為政治構想提出時,其要實現的政策目標是什麼?二是觀察「一國兩制」在落實過程中,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前者是政策的方向指引,後者是政策落實的步驟和現實。

  在這二十年中的不同階段,香港社會一直都存在着「一國兩制」「行不通」或「已經名存實亡」的雜音。這不足為奇,因為香港是一個多元的自由社會,稍有思辨能力者即可看出,這種聲音能夠在香港社會頻繁發出,其本身就透露出香港社會在「一國兩制」之下高度自由特性和多元特性不僅得以保留,而且沒有絲毫變形。

  無謂的爭論撕裂社會

  在筆者看來,香港回歸以來存在的最大問題,就在於社會過度政治化。多元的自由社會本身是充滿活力的,但如果這種活力受到政治議題的左右,產生的負面能量就會出現放大效應。香港的情況就是如此。最突出的表現是傳統的「獅子山精神」衰落。「不搞爭論」是鄧小平在「南巡談話」中稱為自己的一個「發明」。在他看來,「一爭論就複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麼也幹不成」。難道鄧小平的這個「發明」對於香港社會不具有啟示作用?

  目前的香港社會,就是有人不願意本着國家和香港的根本利益來商議問題,而是有意通過一些無謂的政治議題爭論來撕裂香港社會。有些事情本來就是明明白白的,但他們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故意挑起爭議。譬如在「一國兩制」中「一國」與「兩制」的關係問題上,當中央針對香港社會中的部分人的模糊認識而做出解讀時,他們就大肆渲染「中央政策收緊論」,試圖營造香港社會與中央對立的氣氛。其實這是一個常識性問題。試想一下,如果不是為了實現國家統一,會有「兩制」並存的情況嗎?

  上述情況可能使讀者提出與此相關的另一個問題,香港是否存在着有利於政治是非製造者的社會基礎?筆者認為,在香港社會因為政治問題而撕裂到如此程度的今天,對此問題也大可不必諱言。站在中央的角度觀察,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這種政治上的不設防狀態,使國家安全利益隨時受到威脅。基於此,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長期拖延是不能被容忍的。

  香港有人說,二十三條立法之所以沒有完成,是因為這種立法有可能縮小港人的自由空間。這似乎是一種可以拿得上枱面的託詞,但這種託詞尊重了國家重大的安全利益了嗎?建設性反對者的姿態應該是,在延遲立法的過程中,在重申立法必要性的前提下,積極探尋既能維護港人充分自由,又能維護國家安全的可能之道,而不應採取「反正我不立,你怎奈何於我」的姿態。

  香港有人說,政改問題是基本法的規定,必須落實。沒錯,中央從2004年就開始不斷對此作出支持性表態,本着基本法所確定的推進政改原則(循序漸進、符合香港實際)逐步落實。但香港的反對人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挑起政治議題,並對中央頻頻作出威脅性舉動:今天搞所謂「公投」,明天搞「佔中」;今天請美國人表態,明天請英國人發言。花樣百出,似乎香港不屬於中國的版圖,不屬於中國的主權範圍。最終以法定形式在立法會中以捆綁方式斷送了這次的普選進程。這種政治責任應當由誰承擔,香港社會自有公論。

  上述幾個事例反映出香港社會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根本表現就是香港社會的確存在着一股不願意尊重中央與香港政治關係的勢力,並不斷用兩地意識形態差異來干擾這層政治關係。其具體的表現形式是,故意質疑「一國兩制」中「一國」與「兩制」的應然關係;否定或抵制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和對香港發展的主導權;在香港社會內部不斷製造矛盾,擴大矛盾,轉移香港社會對經濟、民生發展的視線焦點。

  上述情況就是習近平主席在會見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時所提到的,香港過去二十年所經歷的風風雨雨。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如何評價「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落實情況?在筆者看來,總體評價是瑕不掩瑜。

  兩種制度應相互包容

  「一國兩制」的政策目標有兩點:其一是實現國家統一;其二是使香港保持繁榮穩定。對照這兩點,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國兩制」在香港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明顯的標誌就是,中央對香港行使主權得以體現;憲法和基本法所規定的特別行政區制度得以有效運行;香港仍然保持了繁榮穩定。對此,國際社會給予了高度肯定。

  過去二十年香港出現了許多紛繁複雜的現象,這些既與香港社會的自由、多元特性相關,也與「一國兩制」政策所具有的極大寬容度相連,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香港的反對派人士在「一國兩制」環境下沒有轉變觀念來認識中央與香港之間的政治關係,而這層政治關係是撼動得了的嗎?這是未來在香港繼續落實「一國兩制」所必須理性思考的重大問題。

  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一國兩制」是中央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而絕不是一種權宜之計,這一點香港社會必須牢記;「一國兩制」是需要和強調兩種制度相互包容的,這一點也是香港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國兩制」是一項偉大的政策,只有對其作出全面準確理解並加以落實,其優勢張力才能得以最大發揮。

  基於此,筆者做出如下奉勸:少些爭議,多謀香港發展之道。即使有意見,也應採取建設性姿態。

  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