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共享單車上半年隨時洗牌

時間:2017-03-06 03:16:13來源:大公網

  圖:摩拜單車北京區總經理邢林(右)接受山東媒體採訪\大公報記者 丁春麗攝

  共享單車已成為2017年的「風口」之一。橙色的摩拜單車,黃色的ofo共享單車,藍色的永安行……一時間,濟南竟成了互聯網單車的兵家必爭之地。不過,共享單車盈利模式模糊,面對競爭的日益激烈,有業界直言,共享單車門檻引來眾多企業蜂擁而入,如無強大的技術支持和產品服務,一些跟風的共享單車企業將首先面臨洗牌,或許就在上半年。\大公報記者 丁春麗山東報道

  自一月底以來,山東濟南市民的朋友圈就被摩拜單車霸佔了,其火爆程度可以用數據來佐證:一月二十五日至二月二十五日運行首月,共有328萬人次參與騎行,總行程680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170圈。濟南是摩拜單車進駐的第14個城市,摩拜單車北京區總經理邢林多次點讚濟南的運營管理模式,摩拜單車還將濟南打造成全國精細化運營的樣板。

  30多家公司泵水逾30億

  其實,僅有月餘,摩拜單車進駐城市已經增長為26個。近一個月來邢林在不同的城市穿梭,他告訴記者,摩拜單車今年除了開拓更多的二、三線城市,還將做更多的城市精細化運營模式,比如濱海旅遊城市、無軌道交通城市等不同的運營模式。在進軍首個海外城市新加坡之後,摩拜單車還將繼續國際化擴張布局。

  相比單車企業的「跑馬圈地」,各方資本也對這種互聯網創業模式表現出極大熱情。據統計,共享單車領域整體投入資本已經超過30億元人民幣,聚集30多家投資機構,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摩拜單車在二月二十日宣布再次獲得D輪後新融資,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的股權投資,同時此前領投摩拜C輪的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自今年一月初至今,摩拜單車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億美元。

  僅在三月一日,就有3家共享單車企業公布了新一輪融資。其中,以ofo的4.5億美元D輪融資最為令人矚目。另外,兩家則分別是起家於山西的百拜單車和新入局的永安行,二者皆為A輪融資,未公布具體融資金額。

  除了一般投資機構外,摩拜投資方還出現了一批PE機構和傳統產業資本,比如高瓴、華平等PE和華住酒店集團、富士康等傳統產業公司。騰訊、滴滴和小米分別站隊摩拜和ofo,永安行又將阿里系拉入了戰隊,共享單車的資本大戰已經進入白熱化。

  儘管互聯網單車備受資本青睞,但現實是近30家單車企業尚無一家盈利。

  單靠押金收入 利潤少難持久

  記者分析各家單車企業的盈利模式,基本都採用了「押金+計時」收費的模式。摩拜單車押金299元,ofo押金為99元,小鳴單車押金為199元,優拜單車押金為298元,每半小時騎車費用為0.5元或者1元。以摩拜單車為例,雖然每輛單車成本由3000多元降至千元左右,但除去運營中高額的管理、運營維護成本,單車企業也很難依靠押金收入帶來可觀的利潤以及持久發展。

  加上有些更進取的企業加入,令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更是模糊。新入局的永安行聯合芝麻信用在去年十一月發布「0押金」無樁共享單車。隨後Qbike亦宣布加入「共享單車」戰局,且是免押金。

  就連摩拜單車CEO王曉峰此前也曾表示,尚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雖不清晰,洗牌卻即將來臨。邢林告訴記者,共享單車門檻低引來眾多的企業蜂擁而入,雖能簡單克隆模式,如無強大的技術支持和產品服務,一些跟風的共享單車企業將首先面臨洗牌,或許就在上半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