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3月5日訊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撰文指,過往經驗顯示,大約一半的受重建項目影響的租戶,符合資格獲公屋安置,不少租戶要求「高大新向海南」,即新居要高層、單位大、要住新單位而不要翻新單位、最理想向海或向南,但有限資源下,未必能完全滿足。
韋志成舉例指,去年在土瓜灣開展幾個重建項目,涉及超過15000戶符合申請公屋的住戶,部分希望原區安置,但現時區內只有馬頭圍邨、真善美村和樂民新村三個舊的屋邨,可見重建租戶安置的訴求,與實際情況有很大落差。
韋志成說,面對土地短缺,覓地建屋需時,香港要加快處理舊區重建,以提升已建設環境、改善舊區居民的居住環境,確實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困難。如要加快改善舊區老化的步伐,仍要面對實際環境及土地資源的限制,長遠來說,香港亟需要額外的房屋用地,才能處理舊區老化問題以及應付重建以致受影響住戶對房屋的大量需求,期望各界都可以以務實的態度、多角度去思考不同的因素和限制,求同存異,才能夠制定切實解決市區老化問題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