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二千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委員出席大會,政協主席俞正聲在會上作了工作報告,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賀大會召開。
對港人社會來說,關係最密切、也最為熟悉的一個國家政權架構,就是全國人大政協。遠的不說,眼前,最少有一百多位來自全港各個階層界別的港區委員出席了本次大會,而昨日在主席台上就座的二十多位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先生是其中之一;而現任特首梁振英,也剛獲增補為委員,出現在台下第一排座位的正中。而據各方消息,本次大會的最後一項議程「審議通過人事事項」,將會增選四位副主席,梁振英極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位。
如果此說屬實,那麼,到大會閉幕時,主席台上的副主席席位中,港人將會佔去兩席。一個香港特別行政區,有兩位全國政協副主席,這對全國比例而言,絕對是一個偏高的、突出的比例。而「一區兩副」的出現,只能說明,中央和全國人民對特區和港人的貢獻是給予充分認同、肯定和信任的,也是對「一國兩制」進一步貫徹落實重要體現,也有助於特區更好融入全國「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的戰略部署中。
已經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多年的董建華,在國家事務層面、包括中美關係上一直有不少參與,未來如果梁振英也榮膺此一重任,其一貫主張的香港擔當國家對外「超級聯繫人」,以及「發揮香港之所長、貢獻國家之所需」的理念,肯定會得到更好的發揮和有更大的成就。
俞正聲主席在昨日的工作報告中,具體回顧了政協過去一年的工作。這些工作,除了士兵退役安排、「農民工」市民化等與港人社會有較大距離外,其餘有關醫療體制、教育改革、青年就業、大氣污染、勞動法規以至「快遞條例」的制訂等,儘管社會制度不同,解決的方法和條件有異,同樣也是為港人關注和亟待解決的熱點議題,港區政協委員如能夠多了解內地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向特區政府反映和提出建議,對協助政府施政和凝聚社會共識相信會有所幫助。全國政協委員多專家學者,港區委員也不乏專業人士,兩者如能多作溝通交流,對推動兩地的社計民生工作是一定可以起到正面作用的。
在昨天的工作報告中,俞正聲主席也一如既往,重點談到了港澳台事務和工作。他說,全國政協要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支持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及時向港澳委員通報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組織開展考察調研。圍繞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舉辦有關活動。加強同港澳政團、社團及代表人士聯誼交往,促進內地與港澳各領域交流合作,推進港澳青少年赴內地體驗學習、研修考察,推動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力量發展壯大。
今年北京兩會召開之際,正值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特首選舉進行得如火如荼,三位候選人已於提名期結束前產生,連日正在展開緊張的拉票活動。正在舉行的政協大會,對有關選情相信也會感到關注。而值得指出的是,根據基本法,由一千二百人組成的特首選舉委員會,港區政協委員在政界組別中佔有逾百個席位,對整個選情是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而港區政協委員在提名期中,立場鮮明、毫不猶疑地支持符合中央四項標準: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的參選人林鄭月娥,給予了可觀的提名票,對穩定選舉大局起了重要作用。
事實是,團結協作、愛國愛鄉、務實有為、認真負責,正是全國政協委員這一政治團隊一貫的「金牌」標誌和優良傳統,政協就是既講立場原則,同時又以最大的包容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為共同的目標和事業而努力奮鬥。大半個世紀以來的政協,已經證明了這是一條正確和絕不可以偏離的必由之路。
今日特區,正如俞正聲主席昨日所說,特區成立二十周年慶典很快就會到來,全國政協架構、全國各族人民都在關注這一重要時刻,都在為「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而感到自豪和高興。而作為國人一分子的港人,當前要務,就是進一步認清形勢、凝聚共識,選出一位既為中央信任、又得港人擁護的特首,務實有為、勇於承擔,帶領港人社會邁向下一個二十周年。而完全可以相信,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在這一場重要選舉中一定會站穩立場、發揮作用,投好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