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反對派「配票」自毀形象自打嘴巴\李俊

時間:2017-02-28 03:15:51來源:大公網

  特首選舉開始至今,市民看到一些十分奇怪的現象。所謂的建制派參選人,八成提名卻來自於反對派;而所謂的反對派陣營,卻令人驚奇地支持一位他們過去口中的「建制派」,不僅替他搖旗吶喊,更是全力護航。這種現象固然反映了某位參選人的個人政治立場已發生改變的問題,但更多的則是反映了反對派的虛偽之處。為求搞局破壞選舉,而不惜自毀昔日掛在嘴上的所謂「原則」,不僅違背向選民的承諾,既參與「小圈子」選舉,更無視陣營內部要求自行參選的要求。整場選舉,與其說是反對派自以為是「造王」過程,不如說是「泛民主派」從所謂的政治道德高地墮落的過程。經此一役,反對派勢必出現進一步的分化分裂更難形成統合,更會殃及未來的兩場地區選舉,其固有支持也會不斷崩坍。

  為「造王」放棄「原則」

  一個政治陣營必然會有該陣營的原則與立場。建制派之所以稱之為建制派,是因為在維護「一國兩制」與落實基本法規定等方面,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堅定立場。正因如此,某位參選人為求「出閘」而不惜改變全國人大常委會八.三一決定的立場,就已被批評為不配再稱作是建制派。同樣,反對派之所以稱之為反對派,一如其名,是反對當前的建制秩序,以所謂的「普世價值」去實現其管治香港的最終目的,強化「兩制」、弱化「一國」。然而,這位參選人「轉軚」,反對派陣更是徹底「轉軚」,此次選舉經乎所有過去被反對派視為最重要的原則,都一一被遺棄。

  首先,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反對派一手否決了前年的政改方案,此次又全力參與他們口中的「小圈子」選舉。不僅參加,更是全力以赴甚至要出動與去年立法會選舉相同的力量,諸如有戴耀廷的「全民投票」,又有各大政治寫手的護航等等,資金投入數以百萬計。如此立場,與反對派當初大言炎炎的立場截然相反。事實是,如果不是反對派當初極力反對,今日的特首選舉早非一千二百人的「小圈子」;如果不是反對派的否決,今日全港三百七十多萬合資格選民就已經能「一人一票」選特首了。因此,眼下他們口中的所謂「選舉困境」,根本是他們自己一手造成的。

  然而,既然已經參與了他們口中的「小圈子」選舉,但反對派仍然不願意光明正大去承認,甚至還要千方百計去將自己的醜行說成是「暫時」的行動。早在選舉委員會選舉時,反對派就已經全力參與,到了選委要進行提名時,又不願意去正視這一「悖論」。既然反對派「非普選莫屬」,那就何必如此「勉為其難」?

  內部分裂勢加劇

  其次,反對派打破回歸以來的慣例,不僅沒有派人參選,更是公開呼籲、配票予他們口中的「建制派」參選人。過去三屆特首選舉,反對派都曾派人參選,先後有李永達、梁家傑、何俊仁等搞局,當然那時還無全民普選政改方案。但反對派此次手握前所未有之多的三百二十七張選委票,本應要來一場內部「初選」去代表反對派立場,但實際上卻一反常態去支持曾俊華參選。這一做法在反對派內部早已出現強烈的反對聲,批評某些反對派「大黨」為求暫時的眼前利益,而不惜自毀「泛民主派」的團結與政治前途。

  實際上,不論如何解釋,反對派當下支持的這位參選人,無論如何也不是他們過去所認為的同陣營中人。儘管此位參選人已經用改變人大常委會八.三一決定的立場來宣示自己已經走到了另一陣營,但是,在「泛民主派」眼中的一些絕對原則,並未得到公開明確的宣示與承諾。正因如此,諸如梁國雄等人就猛烈批評,為什麼要支持一個非「泛民」中人?為什麼放棄大好的選舉形勢?更何況,即便反對派「配票」予他,最終要想獲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換言之,這根本是不可能成功的「虛假造王夢」,明知如此仍然要放棄自己強調了數十年的原則,如何讓支持者接受?

  最後,「配票」手段已經嚴重撕裂反對派陣營。反對派向來山頭林立,四分五裂,誰也不服誰。這種情況在「佔中」後尤其顯著,即便在立法會選舉後出現了「雷動計劃」,但仍然無法根本改變。而好不容易在選委會選舉中獲勝,似乎出現「統合」反對派的趨勢,此次突然又再以無原則性的「配票」舉動,一半支持胡國興,另一半支持另一位參選人。當某陣營無法向支持者發出明確信息時,尤其是在一些固有的原則問題上出現動搖時,即使有些人會按要求去「配票」,但這無疑是種下了進一步分裂的導火線。

  可以預期,特首選舉反對派不論如何都不可能改變建制派當選的結果,但其內部的分化與分裂將隨着他們「配票」的做法而進一加劇。兩年後的兩場地區直選,反對派將要承受支持者對其政治原則立場的質疑,再想去整合整個「泛民」陣營將難上加難。可以說,反對派為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造王夢」而放棄了堅持了數十年的原則,無異於自毀原則,自絕於支持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