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以原則換「入閘」豈能是合格人選?/李 俊

時間:2017-02-25 03:15:43來源:大公網

  行政長官選舉提名期下周三即將截止,有報道稱某位建制派參選人獲反對派強力支持,下周一即將交表參選。這一結果令不少市民感到疑惑:自稱是建制派卻得不到建制派提名、自稱不是反對派卻得到反對派支持,到底這位參選人是何種身份?實際上,選委的提名分布已經足以說明情況。這位參選人為求得到「入閘」的機會,不惜轉身投到反對派陣營,將本應堅持的建制派原則當作政治交換的籌碼。作為一名從政者,更是一名曾長期在特區政府任職的人士,以這樣的方式投入反對派陣營,是不光彩的,即便最終能如願以償「入閘」成功,但不論是市民、選委還是中央政府,都不可能給予應有的信任。而這樣沒有原則的參選人也絕不可能是合適的特首人選。

  政綱一變再變一退再退

  一場選舉有輸有贏,再正常不過;得不到足夠提名,就應當接受這一現實。但是,有些人或許不甘心失去參選的機會,更不甘心過去半年來甚至更長時間來所做的參選準備,不顧整體支持不足的客觀事實,也不顧各方的善意勸阻,一意孤行鋌而走險,走到一條與建制派對立的道路上。

  為什麼說這位參選人已經失去各方信任?其實從兩個最基本的角度觀察,就可以作出準確的判斷:一是參選政綱,二是提名分布。前者是對其政治理念、政策思考、長遠發展的全面真實體現;後者則是其所真正代表的政治勢力的反映。

  首先是原則性政綱的立場態度。不同的參選人必然會有不同的政策傾向,這完全沒有問題,亦是十分正常的。問題在於,這種「不同」的分野只是在一些政策的技術性思考,而不應也不可能在一些原則性問題出現差距。但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這位一直以建制派形象出現的參選人,在一些涉及原則性問題上,採取左搖右擺的政治態度。

  一個被廣泛引述的例子是,對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的立場,政綱光提要推動政改卻不提8.31決定,其後在各種場合的言行,更給人一種不願強調或支持8.31決定的態度。如在與反對派選委會面時,聲稱「未來政改諮詢範圍可以超出8.31規定」。縱然表面上沒有否定,但顯然他是在採取一種模糊策略。而在其他的諸如對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政策、在對待國家安全立法等的態度,亦是有着與反對派非常相近的立場。

  作為建制派參選人,就應該要有建制派的樣子,說什麼、不該說什麼,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有立場分寸,這是基本的政治常識。而建制派之所以是建制派,就是體現在對一些原則性立場的共同認識。這位參選人的政綱,與其說是體現「曾經的建制派」,不如說是「現在的反對派」。為求「入閘」參選,公然放棄原則與立場,走到另一方陣營,已經不配叫做「建制派」了。

  其次是提名的分布。本屆共有1194名選委,分布在四大界別,任何一名參選人若要進入到真正的競選階段,必須獲得最少150張提名票。一位真正得到香港各界支持的參選人,不應也不可能只有一百多張提名。近日傳媒報道某位參選人宣布將於下周一正式遞交提名表格,而所獲的一百七、八十張提名中,屬於建制派的只有三十多張,屬於反對派的則多達一百四十多張。換句話說,他每得到十張提名票,只有一張多是建制派的,落差巨大。

  多數提名竟來自反對派

  而即便是在三十多張建制派提名中,大多集中在某位商界人物的勢力範圍,並不能代表真正的建制派。換句話說,這位參選人不僅無法得到各界別的普遍支持,提名票更只集中在反對派陣營。問題也在於,為什麼反對派會如此支持他?背後如果沒有巨大的政治利益,反對派會冒這樣的險?

  正如社會輿論所指出,過去三屆選舉反對派無一例外都派人參選,此次反對派手握史上最多的三百多張提名票,最後竟然不派人參選,必然是選定了一位「不是反對派勝似反對派」的參選人。再想一層,如果不是政治立場與反對派相近,如果不是得到了「承諾」,如果不是有利於反對派日後對抗中央政府,一盤散沙的「民主300+」會集體投票支持?這一數字實際上已經說明了問題。

  一個沒有堅定立場與信念的參選人,一個得不到社會廣泛支持的參選人,一個以原則去換取「入閘」的參選人,不可能得到中央的信任,更不可能是一位合格的特首人選。即將到來的香港特區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事關重大,牽涉到「一國兩制」能否得到準確的貫徹落實,關係到香港七百萬市民的整體利益,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千多名選委、全體香港市民以及中央政府,必定會作出慎重的選擇。有些人意圖利用機會,用所謂的「明暗票」去達到「造王」目的,必須指出,沒有原則、投向反對派的代理人,絕不可能當選更不會得到中央任命。行政長官選舉也不可能有反對派所設想的「意外」,最終選舉結果必然是一位「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的行政長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