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內媒昨日報道稱,中國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下稱「機構部」)已下發通知,通過證券公司「自查自糾」、現場檢查等方式來規範併購重組的中介業務。要求各證監局在2月15日前向所監管的證券公司部署自查自糾工作。此外,新華社昨日連發兩文明確指出,A股當先堵住再融資這個「出血點」應對「擴容恐懼症」,而隨着IPO審核趨嚴再融資規模「瘦身」,上市公司融資「抽血」難了。
騰訊財經引述機構部的通知指,自查範圍包括證券公司投行類業務內部控制建設情況和執行的有效性,及上述業務設計項目執業過程中的合法合規。此次檢查將全面覆蓋證券公司的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公司債券、資產證券化和新三板公司掛牌推薦業務,2015年、2016年兩年券商在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公司債券、資產證券化的全部項目都需進行自查,新三板推薦業務自選抽查比例,自查比例須在10%以上。
機構部並要求,各地證監局應於3月31日前完成對證券公司自查情況的總結報告並報送機構部。
防擴容恐懼 從再融資入手
新華社昨日在《IPO審核趨嚴再融資規模「瘦身」 上市公司融資「抽血」難了》文中表明,一方面是IPO審核趨嚴;另一方面是關注再融資必要性和合理性,加大了市場的「抽血」難度。在《防止「擴容恐懼症」A股需要哪些「藥方」?》一文明確,在被稱為「史上第一融資年」的去年,來自再融資的市場供給近十倍於首發融資。參與各方勾兌之下,巨量定增「折價」入場,其解禁後減持的預期更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於A股上方。
文中指,求解「擴容恐懼症」A股當先堵住再融資這個「出血點」。並引述業內人士建議,除糾正過度融資導致的供需失衡,在引導大股東、董監高合理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同時,嚴格限制「清倉式」減持,嚴厲懲處違規減持,避免無序套現導致的另一種「失血」。還要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完善重大資產重組相關規則,重點關注導致「死而不僵」頑疾的突擊保殼行為,抑制對殼資源的瘋狂炒作,重塑A股發行新陳代謝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