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航天服設計注意什麼?

時間:2017-02-07 03:15:43來源:大公網

  圖:航天服的設計除了舒適、安全、時尚還要注意科技和工程元素\資料圖片

  在巴黎或紐約時裝周上,當Chanel創意總監老佛爺卡爾拉格斐或者貝嫂維多利亞帶着最新的設計和靚麗的模特謝幕時,我們總會感嘆於他們獨特的創意和將時尚與舒適結合的過人能力。其實,有一種服裝的設計更加複雜和考驗創造力,那就是航天服,航天服的設計除了舒適、安全、時尚還要注意科技和工程元素,更加考驗設計工作者的綜合能力。那麼,宇航服的設計要重點關注什麼呢?

  首先,工程師的設計工作要着眼於宇航員將要前往的太空區域,目標區域分為微引力區域和行星環境兩種,根據目標區域的具體環境來決定航天服賦予宇航員擁有多大的機動能力,此外,還要考慮宇航員將要面臨的輻射水平、溫差以及微流星體風險。接下來,要考慮宇航員將從事何種任務,如果是登陸距離地球很遠的行星表面,則需要研發更多技術,讓航天員具備自治能力,使得航天員進行艙外活動;而如果是在空間站,則可以放棄一些信息技術,讓飛行控制人員進行幫助。

  舒適鞋子最重要

  航天員在外太空行走,一雙舒適的鞋子至關重要。為此,工程人員要進行大量行走測試,在不同重力環境下測試靴子。測試就像在跑步機上行走一樣,由於索具支撐航天服的重量,會感覺自己就像在重力為地球3/8或1/6的表面行走,研究小組在航天服下肢部分安裝一系列運動捕捉標記,分析足部、腳踝以及臀部在不同重力環境下如何移動,以此判斷靴底柔軟度和硬度要達到怎樣的程度才能降低行走難度。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航天服的內層氣囊,居然還是手工縫紉的,科學家介紹說,氣囊上方的約束層能確保氣囊處於特定位置,承受航天服的所有負載,手工縫紉能夠精確保障各個部位的強度或彈性,防止氣囊在宇航員彎曲肘部或施壓時承受太大壓力。

  宇航服的研製和製作程序需要航天技術、工程力學、美學等的綜合考量和多方合作共同完成,因此,其每件造價1000萬美元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考慮到航天事業對於國家科技進步和人類未來發展的意義,這些付出也都是值得的。

  (編者按:《大公報》主辦「我的太空夢─全港中小學生徵文比賽」現正徵稿,2月10日截稿。比賽章程、參賽表格和獎品詳見Facebook:「大公教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