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銀香港文萊分行去年底開業,文萊內政部長阿布.巴卡爾(右三)、文萊金融管理局總裁優素福(左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文萊大使楊健(右二)、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左三)、中銀香港副總裁林景臻(右一)、中銀香港文萊分行行長王曉林(左一)出席開業儀式
中銀香港的發展策略,是一方面「深耕本地市場」,另一方面努力開拓東南亞地區業務。本地市場方面,今年是中國銀行在港服務100周年,中銀香港業務早上軌道,故未來發展的關鍵,是其東盟業務。中銀香港目前擁有各類專業平台及豐富產品,有利於捕捉東盟機遇。
特朗普上台後不久,即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由東盟十國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有望成為市場焦點。RCEP是一個橫跨東盟、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洲及新西蘭(10+6)的多邊自由貿易協議,成員國人口佔全球的50%,國內生產總值、貿易額和吸引外資接近全球三分之一。隨着中國與東盟各國經貿投資往來、金融合作不斷發展,預期東盟將為中銀香港帶來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客戶。
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主要的股票集資市場,也是亞太銀團貸款和亞洲的主要私募投資中心,在服務「一帶一路」基建融資需求方面擁有明顯優勢。中銀香港連續12年在港澳地區銀團貸款市場排名第一,可憑藉其豐富經驗及業務優勢,透過各類融資方案,例如基建融資、項目融資、建築放款等,參與東盟地區的大型基建項目。
根據SWIFT統計,2015年東盟的離岸人民幣支付量佔全球6.8%,略低於歐盟的8.6%。人民幣日漸受東盟國家的央行重視,中銀香港預計人民幣在東盟的應用潛力巨大,有望成為東盟地區的主流貨幣之一。中銀香港在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擁有多方優勢,可從中受惠。
截至2015年底,東盟地區合共約有6.2億人口,當中中產階級約佔四分之一,是近年推動消費和零售的生力軍。此外,東盟的華僑逾2600萬戶,在當地經濟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對財富管理及投資中國市場有較濃厚的興趣。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表示,中銀香港將鎖定目標客戶,並利用香港離岸個人理財中心的優勢,重點拓展財富管理、私人銀行、銀行卡、消費信貸等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