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趙慧中報道:中國外匯儲備迫近三萬億美元關口,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樊綱昨日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過去三年間人民幣對美元被高估,儘管人民幣近期貶值,但其使用有所增多,人民幣納入SDR(特別提款權)後,中國對外匯儲備的需求正在減少,央行希望外匯儲備平穩逐漸下降。
樊綱指出,目前中國資本外流方面情況已趨穩定,監管層控制資本外流措施是有效的,市場已經作出反應,當局控制資本外流的措施既不大可能加碼,也不太可能退出。
他認為,「中國央行希望外匯儲備平穩逐漸下降,中國對外匯儲備的干預並不大,外匯儲備下降從長期看是正面的信息,雖然官方儲備下降,但國民持有的外匯不變。」
樊綱並表示,居民購匯的美元並未流出中國,仍在中資銀行的帳戶上;中資銀行可以將美元投資於更高收益的資產,外匯資產配置的變化提高了效率。
《人民日報》此前援引樊綱稱,展望未來,看不到中國經濟本身會出現導致人民幣貶值的因素;從中國與美國經濟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的預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長期變化趨勢將是穩步升值的。他預計,「在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內,中國經濟增長率會高於美國的近兩倍,而通貨膨脹率不會比美國高。這些均預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長期變化趨勢將是穩步升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