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無懼傳統商業滑鐵盧 資本滬積極布局

時間:2017-01-07 03:16:26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張豪上海報道:傳統百貨業的滑鐵盧無阻資本力量進駐上海商業市場。據搜舖網統計,截至去年底,上海新開業、試營業、改造重開的各類集中性商業地產項目近百家,遠超2015年上海全市29個新增商業項目的數量,達到歷史峰值。其中,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購物中心達37家,為全國最多;預計今年上海還將新開業大中型購物中心(商業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40-50家,加上中小型社區商業,這兩年上海新開商業項目將超過200個。

  今年料推200家商業項目

  近幾年來上海傳統百貨商業蕭條,但沒有減低各方資本對滬上商業市場的青睞度。去年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購物中心達37家;被收購或整租後升級改造更名全新開業的項目有4家;變更運營方進行了項目改造重開的商業項目有5個。此外,面積在0.5萬-3萬平方米之間的社區商業項目超過50個,相比上年同期翻了一倍。

  據尚普諮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百貨零售市場分析調研報告》,傳統銷售運營模式已不能解決現在百貨公司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購物中心已經成為上海商業的絕對主導力量。第一太平戴維斯上海副董事長、中國商舖部負責人朱兆榮表示,購物中心因為體量較大,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消費平台,更能滿足當下的市場需求。另外,購物中心具備更寬闊的公共空間,更容易打造特色化商業活動,通過強化商場主題性的運營模式來搶佔市場份額,打造粉絲經濟。

  與此同時,近年來上海商業地產市場上新湧現的小型商業(面積在0.5-3萬平方米之間),這多是此前不被看好的中小型商業裙樓及運營雜亂無章的散售商業街(包括相當比例閒置的住宅配套商業)被集中包裝之後重新推出。高力國際中國區研究部董事謝靖宇指出,上海大批沒有運營能力的開發商正通過整體出售或整體出租的方式將存量購物中心轉給專業購物中心集團運營,每年新開業項目中,存量資產比例已佔據相當份額。

  搜舖網統計顯示,社區商業在2014-2015年還保持着平均每年20-30個的增長速度,但到了2016年卻迅速增長達到50多個,2017年甚至有望達到60-70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