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在監管政策及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中國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呈現迅猛增長之勢。中誠信國際最新發布的「2016年度綠債報告」稱,2016年中國新發行綠債涵蓋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PPN等;去年全年,中國境內「貼標綠債」共發行49隻,發行規模1985.3億元(人民幣,下同),約佔同期全球綠債發行量的36%,同期境內「貼標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發行4隻,發行規模67.1億元。
中誠信國際綠債評估團隊介紹,去年境內綠債市場仍被金融債主導,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佔比近八成,緊隨其後的綠色公司債、企業債佔比則均不足10%。債券期限方面,去年發行的「貼標綠債」以中長期為主,其中3年、5年期佔比達76%。
去年綠債信用水平相對較高。報告指出,主體級別「AA+及以上」的綠債佔比達71%,「AAA級」佔比達56%。不過,去年10月首次出現主體評級「AA-」的綠債「G16博天」,這也是目前綠債市場內唯一的主體級別為「AA-」的綠債。
中誠信國際綠債評估團隊坦言,儘管中國綠債市場發展迅猛,但綠債市場佔比依然較小,去年「貼標綠債在債市整體發行規模中佔比約0.6%,在GDP中佔比約0.3%」。依據中國央行「綠色金融工作小組」預測,未來數年中國綠色產業融資需求約佔GDP的3%。據此測算,綠債未來有每年約2萬億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