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嚴謹加密算法和複雜公鑰設置的區塊鏈(Blockchain),近年成為銀行界應用的新技術,其特性在於有效阻止篡改資料,減少偽造數據的風險。雖然網絡黑客有機會入侵相關伺服器,攻擊區塊鏈平台,但業界預期這項顛覆傳統的新技術,有助提升交易的安全度。\本報記者 李潔儀
「區塊鏈」被形容為帶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近年持續有資金流入投資這項新技術。根據虛擬貨幣資料供應商CoinDesk數據顯示,今年首三季風險基金投資於區塊鏈項目涉及3.75億美元(約29.3億港元)。
香港首富李嘉誠私人投資旗艦維港投資,近年投資從事區塊鏈建構的Blockstream,其首席執行官Adam Back(左小圖)指出,現今金融行業的關鍵在於信任和聲譽,而區塊鏈是一種開放的技術,其設計在於讓參與者可對網絡上的任何活動進行審核,而且區塊鏈的特點在於「無權限」(permissionless),有助落實不同程度的保密性和私隱保護,真正做到「點對點」的信任。
交易透明降低信任成本
Adam Back認為,區塊鏈科技的力量,將顛覆企業和用戶之間的互動。他續說,本港監管機構對發展區塊鏈技術僅作適度監管,並沒有採取過分干預的方法,這對於科技新領域衍生出來的創新商業模式是好事。
另外,推動區塊鏈科技應用學術研究的VeriFi香港主席黃平達直言,雖然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但其帶來的交易透明度,有助降低信任成本,這無疑是發展智能合同(Smart Contract)的重要基礎。
儘管區塊鏈的應用是大勢所趨,惟發展路仍漫長。應科院行政總裁湯復基相信,所有技術不會一步到位,智能手機發展如是,區塊鏈亦然。「最困難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在於法律上。」湯復基解釋,不同地方有不同的compliance(依從),如要協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區塊鏈,仍有待探討。
湯復基直言,目前暫難估計市場對區塊鏈的接受程度,不過他相信,區塊鏈技術勢將顛覆傳統行業,尤其對金融行業影響最大。
未來可應用在股東投票
中銀香港上月底為按揭業務引入區塊鏈技術,藉而簡化估值程序,未來亦有望連接土地註冊處、信貸紀錄資料庫等有份參與按揭業務的第三方,進一步提升系統效率。
除了在物業估值一環,湯復基估計,區塊鏈技術下一步將應用在貿易融資、身份驗證。他舉例說,澳洲聯邦銀行早前與Wells Fargo測試,把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國際棉花交易。他續說,未來區塊鏈技術亦可用於股東投票,有助避免做假。
「如果說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共享,區塊鏈便是價值共享。」加密電子貨幣買賣交易平台ANX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盧建邦(右小圖)指出,在自由開放的香港市場,港人較容易接受新科技,不過企業要採用區塊鏈,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仍有待時間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