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鐵何文田站上蓋首期發展成功批出發展權,可收到約六十三億元補地價
【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過去數年政府積極推地,加上樓價升勢急速,發展商透過補地價發展所持土地的意欲下滑,加上今年鐵路項目所推很少,導致政府來自補地價的收入大減,暫只約57億元,即使港鐵何文田站上蓋首期發展成功批出發展權,連同其約63億元補地價,今年全年也只約120億元,應是十二年新低。
由於政府為能達到所訂每年建屋土地供應的目標,不惜主導土地供應市場,令發展商改變所持土地用途以發展的意欲下降;加上樓價升幅顯著,數年間累升約40%,亦增加發展商與政府洽商補地價的難度,導致近年來自發展商補價的收入有減少趨勢。
幸好政府迫令港鐵大量推出鐵路上蓋項目招標,令過去兩年的總補地價收入,均有200多至300億元的收入。
然而,今年鐵路上蓋項目因供應時間未能配合,至今只得將軍澳日出康城第十期成功招標,涉及補價約16.6億元,令截至本月23日止,政府來自換地及改契,和私人協約的補地價收入,不足27億元,暫是自2001年後的十五年新低,而港鐵上周批出何文田站上蓋首期予高銀金融牽頭財團,也只為補價收入多添約63億元,全年總補地價收入約120億元,是2004年後的新低,按年跌近六成。
其中來自發展商透過換地或改契機制,將所持土地經補地價以作發展的有關收入,今年暫錄約40.4億元,應是十三年的新低,按年跌逾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