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聯儲政策的挑戰性正在放大;然而,無論候任白宮主人特朗普個性如何,美國政治、經濟及金融的戰略宗旨與方向並不會因為總統個性發生轉變
美聯儲加息如約而至,市場預期即轉為對資產價格及資本流動的擔憂,不確定與恐慌心理依然是外界的焦點與重點。然而,筆者依據自己的觀察,尤其是從短期與長期不同角度的思考,認為在重視自身內在風險的同時,更需透徹認識美聯儲加息的真實目的。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 譚雅玲
首先是美聯儲加息的「誇張性」。今年以來,美國加息成為焦點,最終美聯儲選擇年度最後一次例會宣布加息,這不僅符合美國經濟的實際需要,更順應美聯儲信譽的維護。
一方面是美國經濟幾個重要指標已經達到加息的條件。如經濟增長指標穩定強勁,第三季度的最新修正值達到3.2%的水平。
另一方面是美國股市及房屋市場趨勢高漲明顯,偏熱因素有所增加,抑制風險的必要性急切。尤其是道瓊斯指數接近20000點,美股牛市的延長不僅超出一般規律周期,更增加泡沫成分的壓力,進而使用加息手段的時機較為得當。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有關美聯儲加息時的預期過高估量美元基數水平。所謂美元加息刺激資本流入的輿論,不僅背離美聯儲加息的初衷,反之將使得美聯儲加息被錯判。
金融市場風險陡增
畢竟作為美聯儲加息基數的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是從零起步,即使已經實施兩輪加息,目前美元利率基準依然不足1%,只有0.50-0.75%的低水平,無論與資產投資回報率相比、或與商品投機回報率相比都不盡人意。
因此,美聯儲加息的預期與結論並不存在基礎。美聯儲加息後美股下跌、全球股市下跌以及金價反彈現象是常規現象,反之美元升值則是預期結果,石油價格下跌同步發生,這使得國際金融市場前景更加難以預料。加之歐洲事態的嚴峻複雜,未來市場風險更加多變。
美聯儲政策的挑戰性也在放大,特別是特朗普執政後的政策不明朗,浮想聯翩的廣泛預期攪動市場。然而,無論特朗普個性如何,進入角色之後的政策不確定性不會很大。畢竟美國政治、經濟及金融的戰略宗旨與方向並不會因為總統個性發生轉變,或許將會有戰術性調整,但非全盤否定或全面改革。因為美國戰略宗旨的長遠性很具執行力,局部變化、階段調整以及目標針對才是更值得注意的動向。
其次是美聯儲加息的「套路性」。美聯儲加息後,外界關注點更集中於股市、房價、金市、匯率等短期價格指標,透視出中國資本市場的混亂性及盲目性。中國當前是經濟偏冷、金融偏熱,所以外界關切價格未來走勢,甚至盲目到即人民幣越貶值越多換美元,兌換代價與成本的關聯要素則完全錯亂。
由此值得思考的問題十分重要。一方面是美聯儲加息是因什麼而發生?
眾所周知是因為美國經濟支持度增強,美國經濟促使美聯儲加息。美國經濟在經歷了2007-2009年嚴重的金融風暴之後,經濟基本面徹底改觀呈現顯著,其本質是產業升級換代、行業競爭力增長、企業勢力擴張、引領創新佔據主導地位,美國經濟質的飛躍是世界共知的現實。
探討美聯儲加息的關鍵是內在經濟環境與條件的提高,包括美元貨幣地位霸權強化,進而美元貶值的經濟收益、美元升值的資金受益,利率的源泉在於經濟基礎和經濟要素。我們反觀中國的經濟狀態,包括過去的經驗和目前的教訓,即依靠實業發展佔據世界競爭領地,背離實業發展貨幣貶值恐慌,外貿實力與人民幣貶值恐慌的特性凸現,進而過度關注資產價格、嚴重忽略實業競爭力的積累、累加嚴重。我們必須樹立好主次關係和先後順序才能發展有序和進步有利。
美元難以持續升值
另一方面是期待價格走勢極端,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的不正常。中國最新發布的新增貸款指標七成鎖定房產貸款,貸款的放貸比例上升84%,這是過熱指標的預警。尤其需要反思房地產過熱是風險還是機遇,貸款過重傾斜樓市加劇矛盾,不利於支持經濟有效發展和均衡合理發展。
回顧世界經濟歷程,哪一個發達國家是依靠房地產強國?
反思金融危機的歷史,由房地產引爆資產價格的暴跌,進而導致金融危機發生的案例還少嗎?
因此,我們思考美聯儲加息的思路與方法,不能以簡單慣性與套路的方式,而應根據自己的特性展開關注。
最後是美聯儲加息的「短期化」。目前全球貨幣政策分化嚴重,一方面美元開始緊縮,另一方面美國要求歐洲、日本寬鬆再寬鬆。此舉的意圖是什麼?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美元匯率霸權已經恢復,並且處在歷史鼎盛時期。世人所言強勢美元是指價格升值,進而推高美元升值預期。但從美國經濟及利潤角度評估,貨幣升值必將削弱競爭力,貨幣貶值反而增強競爭力。
回顧美元貶值政策開始於2002年,順應了美國經濟全球化的布局與收益,並且有利於美國產業布局的全球推進,包括產業技術創新的應用及推廣。尤其面對歐元的貨幣競爭是重心所在,畢竟美元指數中的歐元比重達48%。其後伴隨着美元貶值,歐元升值凸現,歐元區經濟下降、債務膨脹、財政超標日益嚴重,致使目前的退歐潮流急劇擴大。
IMF:美元被高估20%
因此,筆者認為目前的美元升值是不得已的順勢而為,並非是美元政策的轉變,相反短期內的美元貶值或相當急速,所料不及的貶值趨勢值得關注。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鋪墊值得高度重視。
IMF在對美國經濟政策的年度評估報告中指,美國2016年經濟增長率料達2.2%,但該組織仍認為該國2017年經濟增長率將回升至2.5%,同時通脹率將緩慢升向美聯儲2%的目標。根據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的實際有效匯率,IMF認為目前美元被高估10-20%。
面對明年國際環境的複雜多變,人民幣制度的建設、市場健全,尤其是全民貨幣匯率的教育、指導和管理更加重要與緊迫。以匯率保衛實體經濟的政策需要積極進取與有效執行,疏導情緒,調整方向、增加專業、穩住定力以及主導預期將是十分重要的任務與艱巨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