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實體店銷售增 超市股走俏

時間:2016-12-18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實體商店銷售有復甦跡象,加上通脹升溫及新零售趨勢,實體零售商有望獲得價值重估機會

  內地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10.8%,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幅更達29%。儘管網上銷售增速仍然大幅領先於實體銷售渠道,但電商的「網上網下(O2O)」融合個案反而有增無減,亞馬遜的AmazonGo正正說明實體商店的價值。分析認為,實體商店銷售有復甦跡象,加上通脹升溫,及新零售趨勢,實體零售商有望獲得價值重估機會,超市股及擁有大量門店的股份可以看高一線。/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美國大型零售商沃爾瑪在上世紀80年代被喻為「推土機(bulldozer)」,其所到之處,往往會把當地小型零售店「推倒」。在中國,由阿里巴巴領軍的網上零售商,曾經以「推土機」姿態,進逼實體零售商,從它們手上搶奪生意額。正當實體零售商似乎被趕入「死胡同」之際,純粹網上零售商偏又遇上發展瓶頸,需要讓網上商店對應實體商店。

  實體商店價值獲重估

  阿里巴巴於2014年入主銀泰百貨(01833),被視為O2O對接,但分析普遍認為實體商店只屬於「閒角」,扮演輔助角色。不過,市場發展千變萬化,「新零售」的興趣,已經取代「純網上商店」年代。實體商店不僅僅是「體驗館」,也不再是可有可無的「綠葉閒角」。中泰證券指出,新零售是「全渠道+物流+新科技+金融服務+大數據」。實體零售結合科技,提升用戶體驗,產業鏈將受益於科技以及全渠道優勢,提升整體運營效率。虛擬化購物將逐步被智能化、信息化以及全渠道化替代。

  亞馬遜開設實體店AmazonGo;阿里巴巴入股三江購物;沃爾瑪入股京東,而這種網上、網下融合趨勢,未來將會越來越頻密。長江證券指出,實體商店渠道將補足電商經營短板。由此判斷,實體商店將獲得重估機會。光大證券表示,明年是線上線下融合,交叉持股、收購兼併的大年。

  如何捕捉這股網上、網下融合的機會?光大證券建議投資者可關注兩方面:首先是擁有實體門店較多,市場影響力較大的零售股,皆因網上零售商日趨重視門店渠道價值;以及市值較小的零售股,因其具有殼股價值。

  中泰證券則指出,投資者可關注一些成功翻身涉足網上銷售的傳統大型零售股;此外是超市股,因為電商巨頭為切入生鮮品類銷售,擁有完善供應鏈、管理精細化的超市,有望獲得電商垂青。此外,在新零售下,大型百貨股亦有望獲得價值重估機會。

  實際零售商值得市場重新關注的,不僅僅流於「收購、入股」概念,而是見到基本因素改善跡象。今年以來,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情況漸趨穩定;10月按年下降0.2%,雖遠遜於9月份2.1%升幅,但優於8月份的0.5%降幅。長江證券表示,10月份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增速仍處底部,但剔除工業品後,部分消費品在9、10月份增速已出現按月改善。線下零售銷售底部回暖,部分龍頭企業今年首三季經營現金流淨額、預收帳款及收入端出現回升。

  通脹利好傳統線下零售

  光大證券則指出,雙十一期間,萬達百貨、五星電器、新世界百貨、王府井等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長超過一倍。新世界百貨旗下42家門店銷售按年增長167%、客流增長138%,增幅最大。相對而言,阿里巴巴雙十一交易額增幅為32%。中泰證券稱,傳統線下零售有所回暖,增速呈現向上的趨勢。

  利好實體零售商的因素還包括通脹。再通脹是環球經濟2017年重要主軸。內地11月份CPI按年上升2.3%,按月上升0.2個百分點,創今年4月份以來高位。國家統計局預期明年CPI會保持溫和增長。申萬宏源指出,參考2002年至今數據,百大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速、零售股的總體收入增速,與CPI走勢非常一致性。該行解釋稱,零售行業銷售的商品多為生活必需品,需求價格彈性較低,即使因為價格上行導致銷量減少,後者幅度會低於價格提升幅度,零售企業收入仍會有所增加。

  申銀萬國續稱,超市股受益彈性大於百貨股。研究數據顯示,CPI上漲1個百分點,超市行業收入增速平均提升2.52%,百貨行業收入增速平均提升1.5%。故此,未來幾個月整體對零售行業經營環境屬於偏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