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貿易摩擦演變成為貿易戰的風險愈來愈大,中國需要做好全球貿易風暴爆發應對準備
文|大衛
貿易保護浪潮來勢洶洶,帶有強烈民粹主義與保護主義色彩的特朗普新政,令環球經濟、貿易面對不穩定與不確定的風險進一步上升,各國之間貿易摩擦存在激化的可能,甚至演變成為貿易戰,屆時本港經濟難以獨善其身。
貿易摩擦恐演變貿易戰
環球政經變數多,全球貿易難以樂觀,其中今年本港外貿反彈乏力,貿易發展局預計全年出口總值錄得百分之二跌幅,展望明年本港出口依然疲不能興,未計入特朗普上台或推出極端的貿易保護政策等不利因素,預計明年本港出口總值相較今年只是持平而已,強美元復加貿易保護主義陰霾密布,本港外貿出口最壞時期恐怕還在後頭,拖累明年本港經濟繼續處於低速增長。
多邊貿易體制受到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環球經濟正遭遇強烈反全球化逆風的威脅,相繼出現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貿易壁壘,其中歐美等發達國竟然帶頭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在中國「入世」十五年後,未有如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繼續使用「替代國」價格作為反傾銷調查的評估,令其繼續較容易對中國商品徵收反傾銷稅,這實際上是變相貿易保護主義的行為,可能損傷中國與歐美之間貿易關係,更重要的是動搖全球多邊貿易體制。
中國已向世貿提出申訴,啟動爭端解決程序,這不僅為了捍衛自身合法權益,更是向全球展現中國維護世貿規則,力抗貿易保護主義浪潮,與內地息息相關的本港,需密切注視事態發展。
其實,環球經濟未可言從零八年金融海嘯之中真正復甦,多年來增長持續處於低速狀態,發達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無助振興經濟,反而加劇貧富懸殊問題,加上難民問題與恐怖襲擊事件,歐美民粹主義情緒急速升溫,形成一股強烈反移民、反全球自由貿易化思浪,面對不斷升級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貿易摩擦演變成為貿易戰的風險愈來愈大,多邊貿易體制面臨考驗。
中國需要做好全球貿易風暴爆發應對準備。一是向世貿組織據理力爭,迫使歐美日發達國最終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事實上,中國入世十五年來,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資國、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對推動全球經貿關係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而且去年超逾百分之九十七的商品與服務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理應獲得承認。
其二是中國考慮與其他受累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興經濟體如拉美國家與東盟國家合作,一起商討如何反擊歐美日貿易保護措施。
其三,由中國發起召開國際經貿緊急會議,力抗反全球自由貿易的浪潮。
總之,中國在推動全球化過程之中可扮演主導角色,共同應對這個全球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