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業界預計,明年熱點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仍將保持穩定\大公報記者方俊明攝
今年接近尾聲,全國產生的大量地王致土地市場量跌價漲現象愈趨明顯。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監測的36個重點城市總土地成交面積同比下調17.8%,但總成交金額卻同比上漲52.3%,多數熱點城市前三季度土地出讓金已達成全年目標。但樓市經歷年內多輪調控,土地市場已出現明顯降溫。《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6-2017)》課題組成員陳多長稱,隨着後期調控的加深,預計土地市場也會隨着一二線城市供地節奏的加快而趨向平穩,地王概率大幅降低,持續高漲的土地收入難以維持。\大公報記者 趙慧中
今年三月來,伴隨着樓市的火爆,高溢價、高總價、高單價的「三高」地塊從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蔓延。中原數據顯示,截至本周,上述重點城市,住宅土地面積成交2980宗,出讓面積達3.04萬平方米,同比下調17.8%;但成交金額卻已達1.3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去年全年數據上漲52.3%,平均樓面價為0.43萬元每平方米,同比大幅上揚87.3%。
土地出讓條件限制增多
財政部數據也顯示,土地出讓面積下降,土地出讓金額卻大幅上漲。截至今年前十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5萬億元,同比增長15.2%。同時,今年前三季度土地出讓面積同比下降4.8%。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土地作為稀缺資產,遭房企瘋搶,今年已經有蘇州、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多個城市土地成交金額超過1000億元,從溢價率、樓面價、土地成交額看,均超了歷史水平。
隨着房地產市場今年的過快上漲,地王的不斷出現,自九月底來,監管層已經連遭三輪調控風暴。上月以來,超過十個城市在過往調控基礎上繼續收緊。而自9月30日開始,共計超過24個城市出台了調控措施。各地政策出台,從資金、需求、信貸等多方面加以約束,在頻繁的樓市調控下,土地市場已出現明顯的降溫跡象。
中原數據還顯示,本月首周,全國土地市場成交超過5億元的地塊合計29宗,其中還包括深圳、上海各兩宗商業地塊,溢價率超過100%的僅有1宗,超過50%的僅有5宗。此外,多地的土地交投市場對地價做出最高限制,熔斷局面出現頻繁。
「包括北京成交的數宗全持有出租住宅用地,大部分城市為避免地王都針對土地加大了限制條件。」張大偉稱,土地出讓的條件越來越多,是導致土地市場數據降溫的主要原因,此外,地方的主動暫停出讓,也是影響因素。拿武漢本應在本周四掛牌的漢正街126億元地塊為例,本周二下午突然被宣布予以撤牌。
一二線市房價料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房企此前拿地大刀闊斧,在銷售方面也超預期達標。中原地產數據統計顯示,已經公布的10家房企銷售業績總額達1.05萬億元,同比上漲73%,而這十家的全年目標僅為8955億元。但對於明年市場的判斷,房地產企業普遍謹慎。他們認為,明年成交量可能會大幅萎縮,但熱點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仍將保持穩定。
旭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中認為,明年市場會發生拐點。「先出現量的萎縮,進而價格下跌。」融創中國董事長董事長孫宏斌也表示,「是次的宏觀調控力度超過以往,這一次是自上而下和目標管理的。銀行越收越緊,對企業影響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