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TPP的警示:對抗必然走向失敗

時間:2016-11-23 03:16:01來源:大公網

  自特朗普當選美總統以來,TPP的命運就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不僅其十二位正式成員捏一把汗,而且一些企圖搭「順風車」的旁觀者也心存不安。連日來,一些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一紙TPP上的國家,使出渾身解數拯救這一協議,或苦口婆心、好言相勸,或挑撥離間、曉以利害,期待美候任總統回心轉意,創造奇跡。昨天,特朗普宣布,自其上任第一天就頒令美撤出TPP,算是「一錘定音」,給無休止的爭執和期待畫上句號。

  TPP已死,各方莫再心存僥幸,另謀出路方為正道。一直為TPP生效奔走呼號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心中最為落寞,不得不面對「被打臉」的現實:美國退出,根本性利益平衡將被打破,TPP也就沒有了意義,日本不得不轉向RCEP,這是中國的勝利。

  其實,以TPP成敗論英雄,未免有些淺薄。用特朗普的話說,TPP對美國而言是「潛在災難」,作為新總統能及時懸崖勒馬,令美避免了一場「災難」,何嘗不是「勝利者」。真正在意成敗結果的,是那些心術不正、欲借TPP做政治文章的投機者。

  TPP成立之初旨在促進亞太經濟融合,本來是個好東西,只是後來由於美國的加入才變了味。二○○二年由新西蘭、智利、墨西哥首先倡議,三年後,文萊加入,四方締結「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SEP),故又稱為「P4協議」。但自二○○九年美國加入後,TPP被披上鮮明的政治對抗色彩,成為「圍堵」中國的重要工具。

  TPP是奧巴馬的「得意之作」,也是傾其整個任期致力打造的綜合戰略。二○○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奧巴馬在其亞洲行時正式宣布美參與TPP談判,美其名曰「將以此促進美國就業和經濟繁榮,為設定二十一世紀貿易協定標準做出重要貢獻,要建立一個高標準、體現迎新思維、涵蓋多領域和範圍的亞太地區一體化合作協定」,實則是要打造一個由美國主導的「小圈子」,由西方對「自由貿易」作出「全新註解」。除經濟因素外,TPP含有硬性政治條件,要求各成員國的政治體制必須是尊重自由、民主、法制、人權及普世價值觀,其地緣政治指向不言而喻。奧巴馬也不避諱TPP的「排華性」,直言「假如我們不制定貿易規則,中國就會去做」。

  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靠的是兩大支柱:一是以強化地區軍事存在的軍力「再平衡」;二是主導二十一世紀貿易進程的TPP。第二支柱垮了,第一支柱亦將難以為繼,「重返亞洲」將面臨全面失敗。

  TPP悲劇性收尾再次證明,合作是時代大潮,搞對抗是沒有出路的,遲早會被歷史淘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