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HKSI)昨日舉行了有關商業道德的論壇,名為「道德行動:通過金融創新賦權予企業」。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為論壇致辭時指出,我們在享用金融科技所帶來之新金融產品、新服務、社會效益等好處的同時,亦要在金融科技所產生的倫理或監管問題上找到平衡點。
及至下午「金融科技實施中,道德、社會與企業考量」的專題討論環節,進一步探討了金融科技的方方面面。主持人周文耀(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名譽院士)表示,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金融行業亦面對其他不少壓力,包括嚴格的合規要求、銀行被罰款、增加透明度和需提供更好服務所造成的高成本,更不幸的是,還要在低息環境下運作。他續指,大數據分析、雲端計算等科技應用的出現,令金融機構乃至其他行業,都擁有了許多有用的工具,去對抗艱難環境下的挑戰。
周文耀認為,金融行業在未來5至10年,將可能面對極大的變革,條例和法規亦有需要作出經常性▉與及/以及▉時的改變,以跟上金融科技發展帶來的迅速變化,以及可能需要解決既得利益的普遍衝突,與創造新的環境以改進商業道德。另外,周氏亦指,金融科技,尤其是初創企業,在港應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他表示,自己在擔任數碼港管理公司主席期間,曾眼見不少金融科技的初創企業最終改做貿易,或是因未能申請本地的、只能成功申請到來自美國的基金而將公司移往該國。這對香港金融業界和社會的長遠發展而言,會是一種損失。
至於保險業監理處主席鄭強則在特別致辭環節時指,眾安保險作為國內的首個互聯網保險提供者,示範了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將更多資金用於產品設計、給客戶提供更便宜但更好的服務,以及有效的索償流程。他認為金融科技的意義在於,普遍予客戶帶來附加價值,也讓他們得到公平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