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證監公布,成功查處首宗利用滬港通跨境操縱市場案件,涉嫌人透過操縱滬港通標的股票,非法獲利4000萬元人民幣
【大公報訊】記者張聰北京報道:自滬港通開通,以及即將到來的深港通,兩地監管機構更需要跨境合作調查操縱市場案件。昨日中證監公布,成功查處首宗利用滬港通跨境操縱市場案件,該案件非法獲利近3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涉嫌人唐某博等透過操縱滬港通標的股票「小商品城」,非法獲利4000萬元。調查期間,中證監同步查實唐某博等人涉嫌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操縱其他5隻內地股票,非法獲利近2.5億元的另一起操縱案件。
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加強內地和香港證券期貨稽查執法協作,是互聯互通的市場機制平穩推進的重要保障,將透過合作查辦此案為契機,建立更加高效完善的跨境執法協作機制。
今次案件是自2014年滬港通開通以來,查出的首例跨境操縱市場案件。據調查發現,唐某博等人利用在香港和內地開立的證券帳戶,內外配合,通過造人為的交易價格和交易量,誤導其他投資者參與操作,實施跨境操縱。
對於今次成功查處不法行為,中國證監會對香港證監會在本案查處中給予的執法協助表示感謝。
張曉軍稱,在內地和香港證券市場互聯互通環境下,不法投資者可能繞道境外實施反向操縱,證券期貨跨境違法犯罪的手法更加隱蔽。因此需要加強內地和香港證券期貨稽查執法協作,防範和打擊跨境操縱市場、內幕交易、虛假陳述等各類證券期貨違法行為。
目前兩地證監會對加強執法合作有高度共識,將繼續以協作查辦此案為契機,建立更加高效完善的跨境執法協作機制,共同保障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平穩順利推進。
早前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隨着互聯互通推行兩地的監管機制需要更多的合作,以調查兩地的投資者可能透過不法手段,於資本市場獲利。另外,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亦曾指出,互聯互通令兩地證監將有必要通過合作調查有損兩地投資者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