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1月16日訊(記者邵淑芬)惠譽高級分析師Dan Martin於「惠譽看中國」中表示,債轉股帶來的問題多於答案。他指,在理論上,債轉股是一種保護增長的企業去槓桿化途徑,但債轉股項目充滿執行風險。此外,即使避免了最大的缺陷,該項目也將不會解決最嚴重的「殭屍」企業債務問題。
Dan Martin指,在該框架下,銀行將把貸款轉移給「執行機構」,執行機構會將貸款置換為股權。轉股價應為「市場導向」,由銀行、投資者、債務人和執行機構協商,而銀行不會被迫參與交易,沒有可行未來的公司將不會被允許參與債轉股。
在指引發布時,惠譽指出了若干執行風險。政府對金融行業的巨大影響可能威脅基於市場的定價機制。銀行可以通過缺乏透明度的複雜所有權和交易結構保留其企業風險敞口,尤其是如果銀行相關的理財產品被用於為置換提供資金,銀行的風險敞口可能只是轉移到表外。
而將殭屍企業排除在債轉股項目之外,意味着債轉股並非旨在解決銀行面臨的最重大的資產質量問題。他表示,銀行仍將面臨來自最困難的企業的風險敞口,此類企業佔企業債務市場的一大部分。政府沒有明確指出將如何解決殭屍企業債務。任何具有重要意義的解決方案可能在未來數年內推出,並且可能需要大量銀行損失及中央政府資本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