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民幣兌美元走軟,但相對一籃子貨幣保持穩定
文 |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梁紅
繼上周五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下調之後,周一中國央行進一步將中間價下調至2009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人民幣市場匯率隨之下跌。過去兩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6.80的心理關口,並進一步走弱至6.8409,創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兩天累計0.71%的跌幅也是英國脫歐以來的最大跌幅。
人民幣兌美元走軟,但相對一籃子貨幣保持穩定。美元在美國總統大選後持續顯著走強,而過去幾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走勢主要是兌美元走強的反映。美元上周五上漲了0.28%,周一繼續上漲0.77%至99.82(截至下午16:30)。儘管上周五人民幣兌美元走弱,但相對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貨幣籃子和BIS(國際清算銀行)貨幣籃子分別升值了0.23%和0.18%,相對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微跌了0.15%。
人民幣周一相對於上述三個貨幣籃子的變動分別為-0.01%、0.19%和-0.05%,這與1月初人民幣兌美元和一籃子貨幣雙雙下跌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例如,1月7日人民幣不僅兌美元下跌了0.55%,兌三個貨幣籃子也分別下跌了0.28%、0.39%和0.54%,引發市場震盪。人民幣相對貨幣籃子保持平穩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因此,市場對本輪人民幣貶值似乎並不太擔憂,從風險資產表現看,風險偏好並未受到明顯抑制。
未來美元的波動性可能上升。市場似乎正在適應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的現實,重新評估美國經濟和投資前景。雖然特朗普促進增長和就業的承諾受到市場的追捧,但其具體的政策綱領尚不完全清楚,並且實施過程中還將有更多的不確定性。例如,特朗普提出了數千億美元的基建投資和減稅計劃,這必然會給政府預算造成壓力,但他的保護主義政策似乎又不支持通過輸入資本來進行融資。從某種程度上說,特朗普的一些政策是有自相矛盾之處的。因此,雖然美元最近走強,但當未來市場根據實際政策行動重新修正其預期時,美元可能會出現更大的波動。
特朗普政策存矛盾
往前看,人民幣短期內可能面臨貶值壓力,但中期進一步走弱的空間有限。候任總統特朗普曾指責中國操縱、壓低人民幣匯率,並宣稱將向中國商品徵收45%的進口關稅。面對中美貿易的不確定性,中國有可能藉機提前釋放壓力,允許人民幣隨着美元走強而適當貶值。過去兩個交易日的人民幣中間價基本上是按照「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既定機制確定的,央行只是沒有更積極地進行外匯干預以支撐人民幣。稍長期地看,我們預計人民幣不會出現大幅貶值,尤其是考慮到中美雙邊的貿易博弈。我們維持2017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6.98左右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