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郭艷媚報道:香港大學的免費青少年戒煙熱線,設立11年來,為近2000名青少年提供電話輔導,近四分一人於半年內成功戒煙,平均僅19.9歲。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稱,青少年誤以為電子煙可助戒煙,其戒煙率與吸食傳統香煙者無分別。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戒煙治療研究組聯同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及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設立全港首個戒煙熱線,專為25歲或以下青少年服務,成立至今共處理9267個電話查詢,及為1952名青少年提供電話輔導。23.5%的青少年在六個月跟進時成功戒煙,11.5%受輔導者則減少一半吸煙量。
四成不知電子煙含尼古丁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副教授、青少年戒煙熱線計劃總監李浩祥表示,參與戒煙的青少年平均年齡為19.9歲,超過六成為全職學生,當中三分一人每日吸煙多於十支,情況令人憂慮。他發現,這些參與戒煙青少年當中,有43%人有抑鬱情緒。他說,有情緒困擾的人更難戒煙,戒煙熱線會提供戒煙的技巧輔導,例如,轉吃香口膠或做運動,均有助成功轉移吸煙的念頭。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講座教授、羅旭龢基金教授林大慶表示,港大在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間,對469人進行電子煙調查,發現近六成人吸食電子煙,平均年齡為17.8歲,15至17歲更佔超過四成,接近一半的人從「格仔舖」購買電子煙,有四成人不知道電子煙含有尼古丁,約三分之一認為電子煙有助戒煙。他表示,吸食電子煙的人,戒煙率與吸食傳統香煙者的戒煙率其實無分別,顯示電子煙無助戒煙。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總幹事黎慧賢表示,電子煙含有致癌物質,絕對不是一種安全的產品,有可能產生爆炸,影響臉部和身體,希望政府盡快監管電子煙的售賣情況,免得吸食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今年18歲的阿東表示,最初吸煙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感情不順心,想通過吸煙逃避現實,運動的時候發現,跑不到兩圈就不能繼續跑下去,心肺功能下降,17歲的時候通過致電戒煙熱線,最後成功戒掉煙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