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只要有能力,隨時都可以入市買樓
多年前,藝人張家輝有一套電影,劇情當中有一句對白,「幾時是買樓時機?」答曰:「買得起時就是買樓時機」,這句對白內容相當到題及貼切。
某天的早上,筆者在公司附近的茶餐室食早餐,茶室有一位阿姐,多年前已經不斷查問關於樓市的走勢及入市時機,筆者當年的答案都是叫她如果有能力,隨時都可以入市買樓,她當然有聽從意見,今天的她在投資上的利潤,已經相當豐厚。
今次,她依然問筆者市況,眼見在年初低位時錯過機會,目前已經反彈,升幅已經不少,所以她的問題是「幾時會跌」「樓價升了咁多,市民都買唔起了」。
筆者當時的自然反應回答了問題,「樓是給買得起的人」。
這句說話,很多人聽了會不是味兒,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答案,物業市場真的不是給沒有能力的人去擁有的。筆者年幼時,家境清貧,即使住在公屋,日子依然非常快樂,沒有抱怨。出來工作後的初期,事業基礎仍未穩固,當其時的能力只可以應付租住房屋,慢慢事業穩定了,儲備也略為足夠了,便擁有自己的物業,當其時的決定條件是「我有能力入市」。
樓價升幅接近通脹
很多仍未能夠擁有物業的人,會抱怨目前的樓宇價格太貴,通貨膨脹的加薪幅度,永遠追不上樓價。其實如果大家細心分析,樓價與通脹的比例相當接近;四十年前一瓶汽水的價錢,到了今天,一樣是升了幾十倍;重點是在四十年前,如果你買不起樓宇,而你的工作能力,以及收入只跟通脹上升的話,今天的答案都是買不起樓。
樓宇並非人人都可以擁有,正如並非人人都可以成功一樣,過程中,必須犧牲吃喝玩樂的享受,亦要在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買樓既然是人生大事,那麼,更加要積極面對,作為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