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預計,明年一季度及之前,美元會有一個相當強的波段 路透社
筆者在2015年11月的報告《不會一帆風順的美元》中曾預言:美元轉入由降息周期轉而進入加息周期,在其首次加息完成後的兩個季度裏將利多出盡,美元將是走弱的;但考慮到美元經濟復甦一馬當先,美元周期性走強仍將是大概率事件。配圖一提供的美元指數2016年年初至今的數據,其大致「U」形的走勢與我們當初的判斷完全一致。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研究副總裁 魯政委
接下來,我們將對未來兩個季度和一年的美元匯率繼續作出分析和預測。
對於未來兩個季度裏的美元匯率走勢,考慮到當前的衝擊因素,預計2017年一季度及之前,美元會有一個相當強的波段。
加息節奏料將緩慢
所謂當前的衝擊因素,主要是兩個事件:一是美國大選,二是歲末的聯儲加息。對於美國大選,我們的匯率研究團隊考察了1972-2012年自尼克松到奧巴馬共11次總統大選的歷史數據(見配圖二),結果顯示:在美國總統大選當年和大選揭曉時點前後三個月,美元都有超過七成的概率會走強;但如果進一步觀察大選後一年,則美元走強的概率就降到了只有六成多一點。
如果進一步觀察兩黨何人獲勝對美元的影響,就不難發現也存在着明顯的規律:從大選當年和當選前後三個月來看,民主黨獲勝後美元走強的概率竟然高達八成,遠遠超過共和黨當選美元走強的概率;如果進一步觀察當選後一年裏美元的表現,情況就完全倒過來了,即民主黨當選後一年裏,美元維持強勢的概率要低於共和黨當選的概率。
從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來看,根據目前的態勢,美聯儲在12月份啟動第二次加息,應該是已經基本確定的事情了。但是,未來加息的節奏可能會相當緩慢。主要理由是:從歷史觀察,在1971年以來的漫長加息歷史中,一個加息周期中兩次加息的時間間隔一般為一至三個月,最長也從未超過九個月,而此次加息距離上次竟然長達12個月,這個開局折射出本輪加息節奏會相當平緩。從當前決策者的態度看,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經濟的「適當緊繃」(High-ressure Economy)將有助於生產率的恢復,而前任主席伯南克也表示未來或需提高通脹目標利率,所有這些看法,其都意味着加息節奏不應太快。
有了此次不知下次到何年,將可能令美元重演去年末首次加息後「利多出盡」,即在加息一個季度之後,美元可能逐漸回落,因為市場預期未來加息的節奏會非常緩慢。
經濟復甦一枝獨秀
在更長時段決定美元走勢的,則是一些基本面的趨勢性因素。其中最為重要的有三大因素:一是美國經濟相對全球的復甦狀況,二是美國財政赤字的變化,三是美國經常項目逆差的變化。後兩個因素其實就是經濟學中經常討論的美國經濟著名的「孿生赤字」問題。
從第一個因素看,配圖三提供的歷史數據顯示,領先兩年的美國經濟增速相對全球的平均增速越高,則在接下來的年份美元匯率就會表現得越強。而截至到目前的復甦狀況依然是美國一枝獨秀,發達經濟體中歐元區、日本都面臨寬鬆政策臨近極限的挑戰,作為新興經濟體中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內地經濟目前仍然在調整之中。根據IMF(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定期在全球經濟展望所提供的最新預測,至少在未來一年裏,美國經濟增速與全球經濟增速差仍會繼續收窄。
從第二個因素看,領先兩年的美國財政赤字率能夠預見隨後的美元走勢。根據這一經驗規模,至少在2017年,美元仍將總體保持強勢;對於2017年之後,則要看美國的預算赤字率能否重新回到收窄的軌跡上。
從第三個因素看,領先五年的美國經濟項目赤字率與美元匯率有很好的一致性。由於此前美國經常項目赤字率總體在持續收窄,因此也將能夠支持在2017年美元總體繼續保持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