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杜絕亂象!政策不能成擺設

時間:2016-10-25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市民在南京一售樓處內參觀\資料圖片

  內地房價急漲,引致各地樓市亂象叢生。部分中介發布虛假廣告,甚至惡意編造散布謠言等,製造房源緊張氣氛;與此同時,個別開發商採取違規預售、捂盤惜售等方式,煽動消費者購房,藉此達到抬高房價的目的。分析認為,這些亂象不是今天才有的,要杜絕亂象不僅需要將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同時亦有賴房地產行業監督自律機制的建立。\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丁春麗、盧靜怡

  上海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理事會輪值會長、中原地產中國大陸區副總裁兼上海中原總經理劉天暘表示,上述(發布虛假廣告、惡意編造散布謠言、違規預售、捂盤惜售等)亂象在內地房地產行業並不具普遍性,在信息公開、房源開放的當中,中介想弄虛作假、隻手遮天並不容易。「中介僅是中介人,沒有定價權,只擔負撮合交易職責」。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說:「上述現象至少仍在少數地區出現,並不具行業普遍性。」

  政策漏洞引發

  合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龍斌坦言,在房屋銷售過程中,其實中介是乙方,開發商才是甲方。「甲方為了推盤,會花心思去營造一些氛圍使猶豫的消費者購房。」

  濟南一個樓盤開盤的現場或可作參考。林先生參與了國慶節當日「恆大御峰」在山東省體育中心的開盤選房,偌大的體育中心內場和看台上坐滿了數千購房者,場面堪比演唱會。買房的人數遠大於房源,更像是「搶房」!林先生已經參加過兩場類似開盤選房,均是徒勞而返。但他看到一個號碼倒手就可以賺兩萬元人民幣。

  黃志龍認為,樓市亂象多由政策漏洞引發。而針對行業亂象,國家部委及地方政府有針對性地推出各類政策措施。住建部等七部委此前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通過16項政策措施治理房地產中介市場違規、違法行為;此外,住建部還發布了45家存在發布虛假廣告、捂盤惜售等違規行為的開發商和中介名單。

  就在10月2日,住建部通報了恆大集團、中海地產在濟南的三個房地產項目存在違法違規銷售,以及惡意宣傳炒作,嚴重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的行為,要求濟南有關部門嚴肅查處。濟南市隨後也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大檢查,嚴厲打擊違規認籌、捂盤惜售等各種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行為。

  完善徵信系統

  有不願具名的國有商業銀行工作人員透露:「在與中介接觸過程中,感覺中介行業的違規操作現象有一定典型性,且作假手法較多。」劉天暘也不違言,一些中介企業的確出現不良銷售手法,而部分互聯網企業及個別迅速擴張的公司,亦因管理鬆散、員工培訓不到位等,引致個別員工做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行為。但他相信,如完善規範中介交易各方面的法律、法規,包括房源信息、佣金和價格的管理等,對於明知故犯、惡劣違規、濫做金融的中介,未來應嚴查重罰,使中介行業生態圈健康發展。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相信,從國家部委及各地方政策看,將開發商違規銷售、中介違規操作等納入打擊範圍,這些舉措均有助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預計樓市亂象將有所收斂。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分析師夏丹認為,要根治行業頑疾仍有賴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及中介行業的自律。只有形成相應的條例才會更有成效。她並建議進一步完善個人徵信系統。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市場研究部主管James Macdonald建議決策層,不妨效仿英▉國皇/國王▉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或消費者權益部門,設立獨立的監管機構,積極完善行業的標準,並對中介機構進行評級,藉此幫助消費者選擇可信賴的中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