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施羅德投資分析師David Brett表示,雖然世上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方法,但分析2003至2015年期間不同資產類別(包括股票、政府債券、房地產、商品、現金)的表現,證明投資者「不應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多元化投資有助降低投資風險。
投資者普遍認為,在主流的資產類別中,股票能夠在長線投資中帶來最佳回報。不過施羅德指出,從過往13年的投資表現看,並沒有任何一種資產能夠長期保持領先地位。
以商品投資為例,假如在2003至07年期間只投資商品,回報率約15%;如果從2007年開始投資並持有至2015年,則會錄得3%虧損。在整整13年期間,商品投資的回報率只得0.6%;但如果採取多元化投資策略,將資金平均分配至五個資產類別,回報率則為5.1%。在考慮將資金分散投資至不同地區時,多元化投資的道理同樣適用。例如:儘管金融市場已實現全球化,但主要金融市場的表現經常會出現頗大差異,例如2015年日本股市牛氣沖天,而美國股市卻持續窄幅波動。
David Brett指出,多元化投資組合並沒有限制投資者持有多少種資產:太少會增加風險,但持有太多資產亦非好事;如果持有數百項來自不同資產類別投資項目,此組合將會變得難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