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決定性的電視辯論\顧鐮墨

時間:2016-09-27 03:15:47來源:大公網

  美國東部時間9月26日晚9點,舉世矚目的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場電視辯論,在紐約州長島上的Hofstra大學舉行。電視辯論在美國總統選舉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第一次辯論最為關鍵。因為大部分選民其實在那之前都不會密切跟蹤選情,很多選民甚至對某個候選人沒有多少認識。還有很可觀的一部分獨立或中間選民尚未作出最後的決定。因此,面對面交鋒的電視辯論,就成為這些選民最直觀地感受、了解和比較候選人的窗口。這些選民最後是否投票,如何投票,都很大程度上會受這次電視辯論的影響。在選情激烈的情況下,他們的最終取捨將決定哪位候選人最終入主白宮。

  選民「阻擊」對象變清晰

  首先,自民主共和兩黨相繼召開黨大會提名希拉里和特朗普之後,先是特朗普由於屢次大嘴事件在民意中大幅落後;八月底之後,又輪到希拉里電郵門事件連爆、在籌款晚會上失言以及肺炎等健康問題屢受挫折,支持率持續下滑。九月中以來,兩人選情空前膠着。儘管希拉里目前的平均民調領先超過兩個百分點,但在誤差範圍內,並無必勝的把握。因此,希拉里更加希望能用一場贏得漂亮的辯論,將領先的差距盡快拉大。

  其次,儘管希拉里和特朗普都不是新面孔,但兩人身上的硬傷都太多,很多選民對他們都是顧慮重重。與其說是要決定把手中的票投給自己更傾向支持的候選人,還不如說是要先決定哪一個候選人是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然後下定決心把票投給另一個,以阻擊前者。在這種情況下,「含淚投票」的理智選民就會「被迫」列出對自己而言最重要、最無商量餘地的領域(可以關乎價值觀或政策議題),再根據兩位候選人在這些領域裏的立場之不同來「阻擊」。

  這在特朗普初選中最大的對手——克魯茲身上得到了最貼切的體現。眾所周知,克魯茲是反特朗普的死硬派,在共和黨大會上,只有他敢在大會發言,但拒絕支持特朗普。而就在25日,克魯茲終於在▉臉書/臉譜(Facebook)▉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我為什麼支持特朗普》的文章,宣布自己「痛苦地」(agonizing)支持特朗普,因為如果希拉里上台,她必然會做以下的事:一,任命自由派大法官;二,延續奧巴馬醫療改革;三,繼續奧巴馬能源政策;四,大赦非法移民;五,引入更多的伊斯蘭難民,令美國更容易遭受恐怖襲擊;六,損害互聯網安全,因為民主黨政府要把DNS根目錄管理權從美國政府手裏轉到國際「民間」機構,會令俄羅斯等國家更容易控制互聯網。克魯茲強調,特朗普是唯一有可能阻止希拉里入主白宮的人,所以他呼籲支持者們要把票投給特朗普。

  在電視辯論中,希拉里和特朗普將圍繞各個主要議題展開激烈交鋒,兩人立場和政策的迥異將得以最赤裸地呈現。如此鮮明的對比,會令尚未拿定主意的理性選民腦中原本還可能模糊的「阻擊」對象瞬間清晰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希拉里和特朗普陣營都希望借助這次辯論達到兩個戰略目標:第一,進一步燃起基本盤的熱情;第二,盡可能拉攏搖擺不定的選民。希拉里要贏,就必須首先保證她的基本盤在投票日當天至少有往年平均水平的投票熱情;而特朗普要贏,也必須首先保證他的鐵盤有破紀錄的投票率。

  唯一可稱得上令局勢明朗的發展,是第三黨候選人(特別是自由意志黨的約翰遜)無法登上辯論台。儘管他的民意一度衝上接近15%的參與辯論標準線,但在前一輪的電視採訪中卻暴露了這些小黨派候選人的普遍不足——議題單一化,不具備執政能力。約翰遜曝光得越多就越自暴其短:當在採訪中被問及對敘利亞阿普勒局勢的看法時,他居然不知道阿普勒為何物。其後,他的支持度迅速下跌。

  希拉里擊破謠言的機會

  對希拉里而言,她的健康問題是首要看點。由於右翼「陰謀論」者盛傳她患上帕金森症,又傳言她不能支撐辯論,此次辯論是她擊破謠言的最好時機。其次是她的誠信問題。她當然不會指望用一場辯論來挽回自己在公眾中缺乏誠信的印象,但如果她在被追問到電郵門事件的時候,能清晰地解答一些尚未澄清的疑惑,還是會對她的形象有正面作用。第三個關鍵是在自己擅長的外交和國際事務方面,她能否一擊即中,令特朗普「啞口無言」。

  對特朗普而言,證明自己在情緒上適合做總統是首要關鍵。在被追問到稅表和特朗普大學之類的問題時,他能否不讓自己失控發飆。其次,他如何能夠為自己的政綱自圓其說,至少在乍聽之下言之成理。尤其是他能否令人信服,對比希拉里的經濟政策,他自己的經濟政綱會帶來更值得民眾期待的改變和成效。最後,他能否避免在辯論上犯一些愚蠢的低級常識性錯誤。

  希拉里對這次辯論是嚴陣以待,精心準備,甚至找了模擬對象演習。而特朗普除了一早給眾人打定自己到時肯定會受到主持人不平等對待的「預防針」之外,似乎還是指望打「天才波」,臨時發揮。可以預期的是,這次電視辯論的直播收視率一定會極高,而且左右傳媒事後對辯論雙方的點評肯定會是面紅耳赤,聲浪滔天。辯論究竟誰贏誰輸,除了觀看直播的觀眾心中有把秤之外,恐怕輿論導向的影響仍然會是最終極的。希拉里由於受到大部分傳統媒體的支持,只要不出大錯,就會佔據上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民眾對特朗普理性辯論的期望會相對低一些,所以只要他不胡言亂語,或是啞口無言,就不至於被認為是大敗。

旅美學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