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歷久彌新。首先是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加強。非洲讚譽中國是他們患難與共的全天候朋友,中國讚揚非洲國家是中國的好兄弟、好夥伴、好朋友。非洲國家領導人訪華頻多,僅2000年10月至2015年底就達379人,中國幾代領導人均到訪過非洲大陸。
中國對非貢獻有目共睹
中非經貿合作碩果纍纍,2014年中非貿易額達2210億美元,佔非洲外貿總額的20.5%,自2009年以來中國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截至2014年,中國提前實現融資200億美元的承諾,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300億美元。非洲地大物博,非常需要暢通的交通連接,至2015年10月,中國幫助非洲建成和在建的鐵路約5674公里,公路4507公里。中國對非洲的經濟發展作出有目共睹的貢獻。中非在文化、教育、衛生、安全、環保等領域的合作和交流也成績斐然。
習近平高度重視發展中非友好關係。去年12月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習近平同非洲國家領導人一致同意,將中非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決心共同致力於做強和夯實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明上交流互鑒、安全上守望相助、國際事務中團結協作「五大支柱」。全新的歷史定位及合作框架,使中非關係布局更加完整、基礎更加牢靠,開啟了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中非關係的新時代。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在峰會上莊重宣布今後三年中國就發展對非關係的一系列重大舉措,着力實施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綠色發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減貧惠民、公共衛生、人文、和平和安全「十大合作計劃」。為確保「十大合作計劃」順利實施,中方決定提供總額為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中國一貫重視非洲國家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發揮其重要作用。20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富於創新精神,其中一大亮點是,本次峰會成為發展中國家參與會議最多的一次峰會,也是非洲國家與會最多的一次峰會。20國集團中只有南非一國是非洲國家,而此次應邀與會的八個嘉賓國中,就有三個非洲國家,即非盟主席國乍得、「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主席國塞內加爾,以及在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中有重要地位的埃及。中國希望在治理世界經濟秩序中,充分發揮發展中國家包括非洲國家的作用。峰會還將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的倡議。
非洲多國不為日本所誘
中非友好關係有口皆碑,但是日本政府從損人利己的立場出發,極盡誹謗、挑撥之能。上月底,日本在肯尼亞舉行第六屆非洲發展的國際會議,首相安倍晉三親自出席。會上日方承諾向非洲投資300億美元,用於當地基礎設施投資和人才培養。法新社報道稱,日本政府在會議期間,表現出明確的與他國競爭在非洲影響力的意識,其中與中國的競爭又被置於首要地位。據透露,日方在會上對中國與非洲國家發展經貿合作說三道四,但非洲國家根本不予置理,會後有的非洲國家還興致勃勃地參觀中國修建的從蒙巴薩港到內羅畢的鐵路專案。
會上,安倍喋喋不休大談中國南海問題,更是無人回應。非洲四十多個國家早已表態,贊同中國的主張,通過當事國的談判解決爭端問題。國際問題觀察家指出,日本這次向非洲撒大錢的目的之一,是為聯合國入常的需要,日本看中非洲50餘國的大票倉。但是,日本的努力用錯了方向。分析還指出,聯合國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核心,安理會則是核心的核心。但是,安倍政府卻不僅不反省日本在二戰期間的侵略行為,還在修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再為軍國主義招魂,一再挑戰二戰後的國際秩序。這樣的日本,如何能取信於世界?非洲國家多數不為日本所誘,堅持以非盟共同立場回應日方的訴求。
日本想撼動中非友好合作關係,完全是一廂情願之事。中國贊同其他國家按照非洲國家的意願,並尊重非洲國家的意見,發展多元化的合作關係。
原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