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逾萬億險資准參與滬港通

時間:2016-09-09 03:15:33來源:大公網

  近日有內地資金透過港股通已率先來港「掃貨」,港股通的使用額度明顯上升。中保監昨日公布,內地的保險資金將可透過滬港通投資本港的市場。過去,內險要投資港股主要是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不過該額度已於去年用罄。粗略估計,將有潛在1.6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內險資金透過港股通買港股。然而,市場認為內險資金較保守,未必能助港股重演大時代,料公用股及電訊股等防守型股份會受惠。」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中保監發布《關於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監管口徑》,當中明確容許保險機構直接開展滬港通股票投資,而不具備股票投資能力的保險機構,就要委託符合條件的投資管理人,又指出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可以投資港股通試點股票。中保監指出,新措施將有利保險資金更為靈活地選擇投資目標,緩解資產配置壓力。

料對港股有正面幫助

現時保險機構都是要經過QDII購買港股,不過900億美元的QDII的額度大部分由基金公司持有,而且自去年3月後內地QDII額度已沒有增加,但是內險可投資的範圍卻於去年3月後獲放寬境外投資範圍,包括可在香港購買創業板股票市場。由於可投資的選擇增多了,但渠道卻沒有增加,導致內險資金在出境上「塞車」,故今次放開港股通渠道料對港股有正面幫助。

去年內地險企總資產為12.36萬億元,而據中保監之前規定,保險機構境外投資不得超過上年末總資產的15%,按此計算,最多可投資境外金額達1.85萬億元。根據內地媒體統計,至2015年底險企境外總額約為2400億元,扣除該金額後,最多可投資港股金額達1.61萬億元。中金分析師王漢鋒表示,中國近年保費收入以年均兩萬億的速度增長,假設可投資境外險資中,有10%流入港股,已為港股帶來300億元新資金。

未必重演港股大時代

於去年4月份,中證監宣布允許規模以萬億計的公募股票基金,可參與港股通,由於市場憧憬會有大量北水流入,帶動了港股連日爆升,被喻為「大時代」。然而,今次放開內險資金,業界卻認為歷史未必重演。耀才證券市務總監郭思治表示,內險資金與公募股票基金不同,未必會高追熱炒港股,而近日港股已上升不少,料資金會溉湧入公用股及電訊股等防守性股份。

博大資本國際業務總裁溫天納亦認為,雖然內險產品能參與港股通,對港股有正面因素,不過卻不宜過分憧憬,因保險公司相對謹慎,不會買入高風險股份,即使港股急升亦是消息炒作,以及想搭順風車的投資者入市為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