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港口董事總經理白景濤(左起)、主席李曉鵬、副主席胡建華、財務總監呂勝洲。大公報記者林靜文攝
大公網8月31日訊(記者林靜文)環球經濟復甦步伐緩慢、中國進出口總額持續下降,加上受到中集集團(02039)業績拖累,招商局港口(00144)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純利倒退39.2%至16.9億元,當中港口業務純利倒退14.3%至20.67億元,每股盈利54.49仙,派中期息22仙。招商局港口主席李曉鵬預期,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整體吞吐量增幅高於上半年的11%。
業績期內,集團收入同比下跌5.1%至212.12億元,當中受惠吞吐量增長,港口業務收入增長12.1%至120.43億元。此外,集團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中集集團,業績盈轉虧蝕3.78億元,造成集團應佔聯營公司溢利下跌28.9%至12.67億元。招商局港口宣布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22仙,與去年同期相若,派息比率大增13.5個百分點至34%。股息截止過戶日為9月23日,派息日為11月16日。
招商局港口今日舉行業績發布會。大公報記者林靜文攝
今年上半年,集團內地港口吞吐量按年增長13.2%至3448萬箱,惟剔除大連港的新增箱量,內地港口吞吐量同比跌1%。李曉鵬指出,行業一般下半年好於上半年,佔全年收入約60%,以及與中外運長航集團重組的協同效益正逐步體現,加上經濟正緩慢復甦,相信下半年表現較上半年有改善。
海外碼頭方面,港口吞吐量增長6.6%至850萬箱,剔除新項目土耳其Kumport貢獻,則僅升2%。李曉鵬預期,隨着尼日利亞和Terminal Link碼頭的復甦,相信下半年增長會較上半年大。副主席胡建華補充,預期斯里蘭卡碼頭全年吞吐量有望突破200萬箱,明年亦會繼續有增長。
至於海外布局上,胡建華預期,在新政府、新形勢下,坦桑尼亞項目將於下半年往前邁一步,另會繼續在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市場尋找投資機會。他續說,隨着產業分工以及轉移,港口行業還會迎來新契機,未來亦會透過港口綜合開發模式,打造與純碼頭不一樣的道路,強調海外業務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招商局集團總結過去三十年在蛇口發展的經驗,總結出「前港」+「中區」+「後城」的商業模式。胡建華說,未來將進一步把有關模式複製至海外市場,現正對吉布提碼頭進行升級,包括新建碼頭將於明年2月全面投產,而舊碼頭則將變身城市功能。至於中間區域將打造48.2萬平方公里的自貿區,相信明年能見效。
「自貿區資產,包括土地、商業的增值潛力,是不可預估的。」胡建華特別指出。李曉鵬重申,未來將在更多內地和海外港口推廣該商業模式。
面對聯盟重組,董事總經理白景濤指出,針對新聯盟的組成,招商局港口去年底已加大營銷力度,以及與各船公司加強合作,初見效果。他補充,聯盟化對碼頭的定價機制沒有改變,依然是分別與各船公司洽談收費事宜。今年上半年,招商局港口費率按年基本持平,他預期下半年變化也不大。